返回第857章 山南东道节度使(下)(第1/2页)  北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存信反叛,屠戮了一干晋军大将,致使晋王被迫前来事朝,整个河东道也归入朝廷治下。”

    “但因杜府泄『露』了太原府信件,致使行乾之计泄『露』,为了安抚晋王,不得不把陈蔡之地送与了晋王世子。”

    杨守义叹气道:“行乾手段甚是高明,若换做是他人,晋王已经入了瓮中,不一刀砍了晋王头颅以威慑天下就不错了,又怎会许了晋王为当朝辅政王,又怎会把陈蔡之地送与了晋王世子?”

    “可行乾却偏偏做了。”

    “可惜了……”

    “若行乾欲为天下之主,此等作为堪称一代枭雄,一代明主!”

    “天下动『荡』,人心叵测,若他人皆以为行乾易欺之,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行乾虽把晋军调入陈蔡之地,看起来晋王世子所得颇丰,可细想之,终究还是行乾手中之刀!”

    杨守义手沾茶水,在小几上笔画着河南等地,说道:“北有数万洛阳之卒,西有群山为阻,荆襄之地虽尚未入了朝廷之手,既然行乾已经上奏了朝廷,许诺大兄等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自是要夺回荆襄等各州府。”

    “若是如此……陈蔡之地晋军又能如何?只能刀兵向东,只能与宣武军厮杀不止。”

    “高明啊!”

    李思钰眉『毛』一挑,他这是明谋,荆襄之地不在朝廷治下,李思钰欲要夺取荆襄等地,朝廷自会大力支持,这是在给增加朝廷威望,那些朝臣们自不会激烈反对,更何况,朝中各家族也在河东道尝到了甜头,他们又怎么会放过荆襄各州府刺史、县官?

    唯一反对的也只是晋王而已,可晋王又有什么理由来反对?

    一地节度给他了没?

    荆襄之地有未威胁到了陈蔡之地?就凭这些杨氏子弟吗?

    李思钰用杨氏子弟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就是不想过多激怒了晋王一系,但是李存瑁也别想以此南下抢夺江南之地。

    朝廷不是不可以选人入荆襄为一地节度,但是这很可能会让李存瑁行凶冒险,而杨氏子弟又有不同,他们与杨复恭、与李思钰有直接关系,有他们在,李思钰无需担忧他们是否兵强力壮,他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和借口!

    李思钰抬眼看向眼前的胖子,心知此人已经猜测出自己心中所想,眉头也皱了起来。本想着,杨氏诸子中,若轮亲疏关系,自然是杨守忠、杨守亮他们为首,眼前的胖子在杨复恭遭了难时,非但未能帮助,反而行了落井下石之事,这种人又岂是可信之人?

    可杨守忠他们却对自己起了怨念,若真的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真的好吗?

    李思钰『揉』了『揉』额头,心下有些无奈道:“四哥既然已经猜测出兄弟心中所想,咱们也明人不说暗话。”

    “是,四哥说的是,兄弟就是希望有个合适的人留守在荆襄等地,兄弟不期望大兄他们能够帮助小弟,小弟只需他们留在那里即可。”

    “小弟要的也只是个名分,一个理由,这些四哥可否明白?”

    杨守义微微点头道:“行乾所言不错,天下大『乱』,人皆无信之人,晋王从太原入了朝廷,心下又如何会甘心如此?自是有了机会再为一地之王。”

    “陈蔡之地,唯南地最弱,晋王世子又非智弱之人,自是心向江南之地,至少此时的晋军并不是与宣武军争锋之时。”

    “行乾以晋王为骨,天下人皆看在眼中,若他们不叛之还好,若行了叛逆之事,行乾必会斩之以除后患!”

    “也……也只有我等兄弟最为合适……最为合适成为激怒行乾的借口!”

    杨守义说道这里,微微看向甚是无奈的李思钰,叹气道:“行乾乃天下之才,心胸之宽广更是无人可比,但行乾兄弟,计策虽好,可是……你可曾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