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6章 三军主帅(第1/3页)  北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思钰这顿饭吃的时间有些长,三人商议着军队打乱重组,最后突突陌刀军独立成为一军,为步军一军,长矛组成的西班牙步兵阵为第二步军,蒙哥翰五千骑为骑军近卫军。

    既然是自己胡来,干脆就混来个彻底,不但军队重组,军阵改变,同时连军职也改变了。

    第一军最高指挥官为杨复恭,军职直接就是军长!

    用李思钰说法,一军之长,就是军长,之下就是一旅之长,为旅长;一团之长为团长,一排之长为排长。

    大唐旅帅不过百十人,在旅帅之上则是营或路,意思是一军之营的意思,大唐军“府兵”很强,尤其是早期,“府兵”是各地青壮组建的民兵,获得军功后有各种奖励,包括土地!“旅”有“旗下”之意,而作为地方军,往往会有一面行军旗帜,也就是一旅,只有数百人而已,“营”就不一定了,有大营小营之别,人数或许千余,或许数千上万。

    大唐,乃至这片土地上所有存在的王朝,军阵都很复杂,都是各种军中组成的大军阵,李思钰现在进行改革使用的军阵比较单一,所以就不再与当下的一般无二,而是变成了类似于后世的模样。

    真正的“班排连营团旅师”的出现,是在火器后才逐渐成熟,在火药枪这种比较单一的兵阵后,相互对射时产生的,这与李思钰现在比较类似。

    这种操作更简单的兵阵,更容易让没经过太多训练的兵卒适应。

    步军阵是以排为单位,最低就是排长,之下舍三个副职,一个是帮助管理生活杂物,是大副,地位高于其他两个二副,另外两个副职是直接管理军卒的副职。排长战亡后,大副在两个二副未战死前,不得担任排长,排长的继任由二副优先。

    三排为一个作战单位,步调等同,为一个团体,所以三排为一团,五个团使用一面旗帜,为一个作战单位,为一旅。

    一排正兵为300人,一团正兵1000人,一旅正兵5000人,一军正军10000人。

    按照正常计算,一团正兵不应该是这么多,但是作为团长,他应该有直属亲兵保护,同理旅长、军长也要有。

    冷兵器厮杀与热兵器不同,就算热兵器时也会有近卫军或守卫营之类的存在,冷兵器更是如此,冷兵器厮杀更容易造成混战。

    突突和蒙哥翰也都麻木了,自己大帅是很任性的人,想起来立马就要整顿,他们也都习惯了,从李思钰的安排来看,他们各自都有了提升,这种提升不单单是领军更多,而是李思钰想把他们当做领帅来培养的。

    第一步军军长自然是杨复恭,副军长是突突。

    第二步军军长暂未定,先由李思钰来担任,他的想法是不是从俘虏的宣武军将领挑选一个出来担任,副军长倒是定了下来,很意外的是投诚过来的刘志远。

    近卫骑军军长则是蒙哥翰,副军长原本应该让蒙哥翰助手马边明担任,李思钰思索后,最终却让刚刚从辽东前来的牛俊国,至于马边明则调到李思钰身边担任参谋。

    三人商议良久,对于人事安排,和军队重组,突突和蒙哥翰基本上都没意见,就算李思钰把蒙哥翰手下大将马边明调离,蒙哥翰也没意见,他知道马边明到了李思钰身边,将来马边明可能会独领一军,是李思钰在培养他,这是好事,蒙哥翰自然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

    别的都好说,唯独第二步军有些麻烦,他们听李思钰意思,第二步军很可能会以俘虏中的将军为统帅,正军职就不说,暂时还未定下来,副职却是投诚的刘志远,这让他们很意外,也觉得不是很放心。

    两人劝解了一番,李思钰最后想了一圈,还是觉得用刘志远。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手里可用之人不多,第一军自不必说,是以他辽东军陌刀军为骨头组成的,是李思钰嫡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