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亦部回归故里(第1/3页)  北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有人都不解李思钰为何如此,那些剔除的书生有些建议是正确的,可为何被解除听政的机会?后来从小樱嘴里得到了些许答案,小樱说:“哥哥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对错,都是百姓自己的选择,选择错了,那就自己受着,等下次再进行选择,自己拉的屎,不可能让别人去擦屁股。给书生们听政的机会,不是让他们指手画脚的,而是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不是说说而已,要身体力行,之前故意拿十万人的生计跟本将军较劲,他们何曾把百姓的生死当回事?

    反思!不是让他们坏了规矩,他们这一群被百姓抛弃之人是没资格对百姓指手画脚的,之前给他们机会,他们不要,现在没了机会却又愤怒怨怼,这种人还没资格参与决议。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规矩一旦定下了就不要以各种理由去破坏,现在只是些许小事,走了弯路也不怕,可若是破坏了规矩,这就是大事情!这是原则的问题,不是小事。’”

    李思钰这番话语流传出去后,书生们也都老实了,该教书的,只能叹气去教书,该闭嘴听政的还是闭嘴听政,只是暗暗决定以后有机会时,会改变一些错误的决议。

    一些孩子、将领们被李思钰强行命令去读书识字,大字不识的,自己都不会写自己名字的,以后不许统兵。在强压下,大小将领们不得不一路走,一路还要读书识字,跟一群娃娃们一样挨先生的板子。

    没有人跟他商议,也没人能帮他,这些书生不能信,至少现在不能信任。所有事情只能由他一人决定,以前手里人少,就那几百人,现在估计差不多也有三十万民众了,这么多人,就是累死他也做不完的事情,也只能在民政上进行放权。

    大军所过之处,宵小退避。无人敢阻拦一心要回家的辽东将士。临近平州,千余骑快速奔驰过来,人群中一阵骚动,随即就平静了下来。

    来人正是莽山。

    莽山被高思继重伤,之后坐镇蔚州,疗养了小半年这才康复过来,同样的沉稳寡言,只是跟李思钰说了句“族长病逝”,赶走了虎子,站在李思钰身后。

    亦部族长刘亦一的病逝,李思钰早有心理准备,莽山没有说刘海拔病逝,这就代表了刘海拔闯过了鬼门关,事情反而棘手了许多。

    亦部对李思钰有恩,刘家与李思钰纠葛很深,若不处理好,以后会很麻烦。

    “莽山,刘大人生前可有遗言?”

    莽山沉默片刻,轻声说道:“辽西辽东早就没了区别,刘大人想要回归故里。”

    李思钰一愣,回头不确定问道:“回故里?武列河?”

    莽山点了点头,轻声道:“生于斯,长于斯。大人病故前奚帅胡损派人前来请求大人能够伸出援手。奚族各部近年来不断被契丹人劫掠人丁,已经危在旦夕,奚帅想请大人帮助奚族。”

    李思钰点了点头,这种事情难免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刘亦一出身奚族,亦部也是奚族的分支,本族遭受难,自是想要拉一把。

    老头知道,若单单是刘家请求,李思钰估计会拒绝,这个时候的李思钰是最困难时期,民众的安置本身就很麻烦,连续征战的将士也需要大修整。临死前老头觉得只有亦部返回奚族本部,李思钰才可能看在情分帮一把。

    事实上,老头没有想错,若亦部刘家不离开,李思钰确实不会出兵帮助,与契丹人定下的契约他不想毁掉,他需要时间稳固根基。

    “刘大人啊,你这是将了属下一把啊!”

    李思钰叹息一声,这事的确挺为难的。

    “莽山,能不能让奚帅来一趟,你也看到了,我这伤不可能去奚族的。”

    莽山点了点头道:“奚帅的弟弟一直在山海关等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