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3章 老子不玩了(十一)(第1/2页)  北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杜让能看向牛存节、刘寻两人,犹豫道“两位将军也知,将军若随北地王回转营州那还罢了,可关中却不是久留之地,没了北地王居于关中,就算两位将军为朝廷上将军,将来也必身死关中!”

    牛存节、刘寻一愣,屋中众人更是一脸诧异,谁也没想到杜让能会说出这句话语来,在他们看来,杜让能绝对算是朝廷极为忠心之人,理应在此时极力劝解他们护佑关中,护佑朝廷,可他却说了这么一句来。

    今后的局面他们都能看到,这几乎就是几十年来不断重演的戏码。

    远的不提,仅禧宗至今就发生了数次,先是黄巢叛乱破了长安,禧宗逃离长安入了川蜀,神策军一路遭受重创,或是惨死于敌手,或是并入他军,几乎损失殆尽,此时杨复光组建了忠武都,这个世道,谁有兵马谁就是老大,杨复光权势也是一时无两,可最后却死的不明不白。

    之后就是与杨复光、杨复恭两兄弟打擂台的田令孜,再之后就是杨复恭,如今则成了李思钰,每一个在朝廷身边,想要护住这个残破的朝廷之人,最后全没啥好下场。

    或许有人说,这不对啊!杨复光与黄巢作战,有大功,算是个功臣,可田令孜总该是个大坏蛋了吧?没用锄头撅了大唐李家祖坟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成了护住大唐的功臣了呢?

    若李思钰再此,定会不屑此语,在他看来,忠臣也好,奸臣也罢,只要没有自立为王为帝的心思,无论最后如何坏的冒泡,都有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他们都是依附于大唐身上,都要与大唐的命运连在一起,这些权臣最终也不希望大唐就此国灭,否则还留在朝廷作甚?又岂不是多此一举?

    朝中权臣与各地藩镇不同,各地藩镇们实际上就是一地君王,而权臣无论权利如何滔天,头上都有一个皇帝存在,一个王朝存在,有了这个存在,他们的权利才有了意义,而不像各地藩镇们,他们本身就是权利的化身。

    百年来,无论哪一个权臣,最后下场皆很凄惨,不是被文武大朝联手皇帝弄死了,就是借助外番力量平掉了,总之就是没个好,这几乎就成了每一个权臣们的宿命,除非权臣最终坐在了那个位子上。

    杜让能身为大唐宰相,对此再清楚不过了,可清楚归清楚,今日却说了出来,这让牛存节、刘寻等人很是不适应,一个“忠心”朝廷之人,竟然阻止他们入关护佑朝廷,这不得不让他们疑惑、诧异。

    可他们哪里知晓杜让能心中苦楚,心下更是不住咒骂洛阳李滋、李晔混账、糊涂。

    李思钰准备返回营州,营州军即将离开,杜让能很清楚大唐已经完了,连年动荡,各地藩镇反叛且相互征伐,各世家根基早已被破坏殆尽,能保存家族香火不断者能有几人?

    杜让能不知道,但他知道一件事情,各家族必然竭尽所能保存家族余脉香火。

    朝廷本就人心涣散,经过李思钰南征北战,夺了河东道、洛阳京畿道等地,于各处关隘屯下重兵,压的北方各藩镇不敢异动,只要朝廷稳定,数年后即可吞下北方各镇地盘,自此北方再无藩镇之事。

    可这一切都将彻底破碎,一日间,大唐中兴再无可能。

    杜让能曾经为当朝首宰,他当然也担忧李思钰今后有一日会一口吞下整个朝廷,会吞下整个大唐,可他更知道有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做的,营州军与其他各军不同,李思钰表现的也与他人不同,而今天之事更是验证了这一切,可惜,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想要后悔已经太晚了。

    当事情一出,杜家就连夜遣人前来,送来一封外人无法得知的信件,要他设法保住杜家余脉。

    杜让能与其余家族不同,至少现今是不同的,杜让能远离了朝廷,还没有与营州军彻底割裂,还保存着一丝联系,此时的杜家尤为谨慎,杜承葳更是来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