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一章 分封之议(二)(第1/2页)  大秦将魂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秦将魂歌最新章节!

    秦国朝堂上的郡县与分封之争,在史上只有寥寥几笔,颇为平淡,但内里的波澜,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

    郡县制,分封制,反反复复,直到唐代以后,中国人才普遍接受,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即便如此,明代朱元璋建国后,仍然分封九个儿子为藩王。

    千年的争论,汇聚于秦国朝堂,争论何其激烈。

    “昔者武王伐商,分封诸子宗亲为诸侯,拱卫周室。今者陛下诸子,年纪渐长,外镇燕、齐、楚偏远之地,为陛下分忧,何其幸哉!”

    左丞相冯去疾沉吟良久,开口附议王绾的奏议。

    秦国兼并六国后,除了学习周武王,分封诸子为王,尚没有其他可以借鉴的经验。顺着前人的路走,总不会错。

    “臣附议。”

    御史大夫冯劫、郎中令常頞、内史麴腾、奉常孟建、太仆何射虎、卫尉吕恢、少府陈驰等诸多大臣,齐声出言,支持王绾的奏议。

    “陛下,燕人自傲,齐人狡诈,楚人剽悍,守尉恐不能制。唯有置王,大军坐镇,方能震慑当地人心,使之不能逆反之心。”

    宗正樗里矜强忍着内心的激动,斟酌着言辞,向嬴政请奏。

    分封诸子为王,以樗里矜为首的秦国宗室,举双手双脚赞成这样的提议。

    嬴政的子女不多,儿子女儿总共才二十人,公子只有八人,剩下的全是公主。按诸夏传统,尚没有女子封为诸侯。山东六国故地这么大,封邦建国,除开嬴政的公子,秦国的宗室公子王孙,或许有封王的机会。

    大殿内坐着的秦国宗室,一个个内心狂跳,饱含热切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瞥向嬴政,期待他说出一个“可”字来。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天下初定,人心不齐,心不向秦,陛下诚能封诸子为王,外镇远藩,内慑强臣,社稷定能长存也。”

    淳于越抬起头来,目标悄悄的打量着秦国宗室,心里寻思着,这里谁会得封齐王呢。

    “臣附议。”

    这一次,博士们难得的保持了一致。

    秦国兼并天下,列国消亡,诸侯不存,习惯了周游列国的士人,感到非常不习惯。秦国征召天下博士,奉养在咸阳,又能有多少人。

    可一旦天下分封诸侯,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秦国过得不如意,士人可以投靠诸侯王。得到诸侯王的赏识,日子同样能过得滋滋润润。

    以春秋战国的历史来看,山东的文风较盛,秦国的公子王孙,到了封地,必定因袭当地风俗。想着能成为诸侯王的座上宾,获得子夏、段干木那样的荣耀,博士们的心里面很激动。

    杜陵、胡鳃等人,双手撑在大腿上,努力的稳住身形,盼望着王绾的奏议能得到嬴政的认可。

    分封诸子为王,不仅仅是公子王孙受益,秦国关中所有的有爵者,或许能摆脱有爵无职的尴尬局面。在座的爵二代们,或多或少都与秦国的公子们相识,不少人还与公子们存在联姻。

    公子就国,诸侯国内,一应职位,对应咸阳,一个不少。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丞相、御史大夫、郎中令······

    这么多的官职,需要有人去就任。秦国的有爵者,近在关中,人在咸阳,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能成为秦国的重臣,位列诸侯王的朝堂,也是不错的选择。

    竞争不过汇聚到咸阳的贤人,难不成,还不能得到诸侯王的赏识?

    蒙恬转动着眼珠子,众人的激动,他放在眼里,心内着实惊叹。

    若是按照后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封王可是符合大部分的心愿。现在进行举手投票的话,嬴政绝对会成为少数派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