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二章 按律,明正典刑!(第1/4页)  大商王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辛初登基时,就曾命鲁雄,于孟津屯兵二十万,编为应龙军。

    渑池县,乃是通往朝歌城的门户。

    而孟津,便是护卫朝歌的最后一道屏障。

    当宋国军队开到孟津城下时,却发现四周寂静无声,城内守军也没有任何动静。

    子启便命一名武士,前去叫门,命令值守官打开城门,迎宋国军队进入。

    然而,任凭武士叫喊半天,却也不得城内任何回应。

    这让子衍很是恼怒,亲自驾车,行至城门下,大喊道,“宋国公驾临!尔等还不快速速打开城门,迎国公进入?”

    直到这时,城头上才冒出一个人来,那人身披甲胄,抚着白须,平静道,“子衍,你看我是谁?”

    子衍睁大眼睛望去,瞳孔倏然一缩,失声尖叫道,“太……太师!你怎么了……”

    喊声一出,端坐在神驹背上,老神在在的子启,身躯骤然一阵晃动,差点从神驹背上翻落。

    鸾车上的邓华,也睁大眼眸,飞身而起,窜到了城楼正前方,凝视着闻仲,满脸惊疑不定道,“你……萧升、曹宝两位散仙何在?”

    “他俩吗?”闻仲淡笑道,“早就跑了。怎么,就没有人通知你?是懒得告诉,还是刻意忘了,让你一个鼠辈,前来背锅受罪?”

    邓华神色阴晴不定。

    按照计划,此番闻仲理应被萧升、曹宝扣留在禁宫内,等到子启登基称王,事成定局后,在宣布奉阐教为国教,阐教就会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入主大商,瓦解截教的势力。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他们完全失败了。

    闻仲并没有被扣留在禁宫,而是出现在了孟津。

    说明叛军还未出宋国边境时,闻仲就早已得知,将计就计的在孟津等着他们,好一网打尽。

    也难怪这一路上无惊无险,没有出现任何乱子。

    “太师,我王可安康?”震惊少许后,子启压下内心的恐慌,对城头上的闻仲遥拜道。

    “大王身子硬朗得很,此刻正在禁宫候着二位殿下。”闻仲平静道。

    子启和子衍的身体,微微一晃。

    二人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子衍惊恐的看了子启一眼,他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逃!

    请求邓华将他们俩带走,不论是前往玉虚宫还是宗教界,总比去禁宫找死的强。

    子启眉头紧蹙,他在犹豫。

    他向来都不是果决的人,他的性格就是这种优柔寡断,极好名声之辈。

    一旦他逃了,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名声,将毁于一旦。

    从此,他将背负叛国、谋逆的罪名。

    人人喊打,遭万民唾弃。

    就连士林,为了顾及自身的利益和名声,也要极力与子启撇清关系。

    他的“微子”名号,也将成为一个笑话。

    一个被士林视若禁忌的名词!

    然而,正当子启犹豫之时,邓华却出手了。

    子启在邓华眼中,虽然只是一个蝼蚁。

    但邓华却很清楚,子启对于玉虚宫的重要性。

    乃是阐教布局于人间,和截教争夺道统的重要的一颗棋子。

    只要挟子启在手,等到未来商国时局大变之时,未尝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不过,邓华的小心思,又怎能逃得了闻仲的法眼?

    正当邓华刚刚有所行动时,闻仲便大叱一声,恐怖的音波碾压过来,直接将邓华拍打在了地上,轰出人形大坑,足有三四丈深。

    人形大坑中的邓华,满脸都是鲜血。

    口鼻处,还不停的冒出咕咕血液。

    身上的衣服也都炸碎了,全然没有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