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五章 中秋&礼品(第2/3页)  重活不是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在路上走走,活动一下,不进到地里头。”

    白雪取下宝珠梨,献宝似得跑到苏敏跟前:“嫂嫂,雪菲姐姐说,宝珠梨是这里最好吃的梨,又脆又甜,你尝尝。”

    苏敏接过白雪递过来的宝珠梨,摸摸白雪的小脑袋:“谢谢小白雪啦,我正想吃宝珠梨。打算过来摘一些宝珠梨,你们已经摘了这么多,不用我们动手啦!”

    “阿敏,这些梨已经熟透了,咋个还不卖?”陈雪菲收起竹竿,拎着满满当当的果篮来到路上。

    苏敏笑容满面地说道:“果园里面栽种的梨树不多,总共才有九百多棵,还分为十二个品种。这么一点梨,还不够我们企业那些职工消耗。这不,中秋节快到了,该给员工准备中秋礼物了,果园里面出产这些还不够用呢。”

    陈雪菲好地问道:“中秋节分发给职工的礼物,准备送些什么?”

    “按照去年的标准送呗,月饼,水果,果汁饮料都要准备一些。中秋节毕竟是丰收节,村子里的人最注重春节和中秋节。过节也需要花费钱,我们打算每人再补贴800元过节费。今年我们有新产品,再加上一箱香辣酱,一箱野生菌子,都是我们自己的产品,让大家过一个丰收节。”苏敏轻描淡写地说着今年中秋节准备给职工发放福利的标准。

    “我们自己还能生产月饼?”陈雪菲惊讶了,祁家企业给职工准备这份中秋礼品也太丰盛了。

    “制作月饼简单的很,我们食堂有现成的烘烤设备,还有两位从春城冠生园聘请过来的糕点大师傅。我们食堂就能大批量制作各种糕点,顺带生产我们自己用的月饼没什么困难。”苏敏平平淡淡地说着果园食堂的情况。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民间习俗。中秋节给职工发放月饼,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赠送月饼也是人之常情,应有之谊。

    事情往往有利有弊,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中秋节相互之间赠送月饼的好习俗却开始变味。

    那些生产商发现月饼除了吃的另外一个作用——礼品。各地生产的月饼开始在包装上下功夫。月饼还是那个月饼,味道并没多大的改变。作为礼品包装出来的月饼却越来越精美,越来越高档,越来越贵,月饼盒子里面包裹的内容越来越花样百出,月饼开始变样了。

    每当中秋临近,赠送月饼的人奔走在送礼的路上。稍微有那么一点社会地位的人,中秋节前期多多少少都能收到一些别人赠送的精美包装月饼。社会地位越高,掌握资源和权利越多的人,中秋节家里堆放的精美包装月饼越多。

    月饼终归是给人吃的东西,还是一种特殊的甜腻食品,排除礼品盒子里面那些不为人知的附属物,一家人能吃得了多少月饼?

    人与人之间存在相互有所求的关系,中秋节送礼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更多的人在收到别人赠送的月饼的同时,他也需要给其他人送礼。

    于是,社会上往往出现月饼旅行的故事。某人收到一份包装精美,价值不菲的月饼。正好,他也有求于人,没必要自己破费钱财购买礼品,正好把这盒月饼作为礼品赠送出去。

    那盒包装精美的月饼几经辗转,作为礼品表达过多位主人的美好愿望之后,一不小心,再次被作为礼品回到最初的主人家里。

    普通人生活的圈子相对固定,这种故事虽然极端,发生的概率不是没有。祁景焘在南烟工作,手里多少执掌着那么一点点公共权利,还没到中秋,他本人收到的各色中秋礼品就不在少数。

    那些包装精美的中秋月饼大多数是名牌厂家出品,不能说味道不好。可是,作为一种食品,讲究的是真材实料,讲究的是新鲜口味。作为一种普普通通的食品,过度的包装其实就是一种无谓的铺张浪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