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章 好心办成坏事(第1/3页)  女皇的男闺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娘亲有何吩咐?”武珝清脆的声音将沉浸在对往事追忆中的杨贞惊醒。

    “珝儿,为娘的堂兄,你的舅舅杨恭仁现任洛州都督府都督,为娘在娘家未出阁之前,蒙他多年悉心关照,我们此次途经他的辖区,于情于理总得去探望一下才是。”杨贞对武珝说道。

    杨贞虽然已十多年未跟杨恭仁见面了,但对杨恭仁的仕途动向一直非常关心。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杨恭仁作为李渊阵营的核心人物,政治上也遭到了李世民的的排斥,被免去宰相之职,离开朝廷中枢调任雍州牧。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63岁的杨恭仁改任洛州都督府都督。洛州都督府正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由杨恭仁提议设立的,在此之前,朝廷在洛阳设置的管理机构称为陕东道大行台,大行台的尚书令由李世民亲自兼任。

    洛阳是国家的要害之地,其负责人向来由皇家子弟担任。李世民委任杨恭仁担任洛州都督府都督,用意颇深。

    “可是,我们这么一大帮子人”武珝有点迟疑。

    是啊,杨贞这一行人是护送武士彟的灵柩回原籍安葬的,这么多人总不能直接连人带车直接闯进杨恭仁的府里吧?

    “珝儿,你和轩儿两人快马加鞭赶去你舅舅那里请安问好,你大姐负责带领车队放慢速度缓缓而行,等你和轩儿拜访过你舅舅后再迅速赶回来跟我们会合。”杨贞吩咐道。

    尽管杨贞内心特别渴望跟杨恭仁见上一面,但她觉得自己现在更应该寸步不离地守护在丈夫灵柩的旁边。

    杨贞早就叫青莲向路边行人打听过了,灵柩车队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缑氏县的凤凰谷,此地离洛阳都督府大约40公里的距离,她打算安排车队再往前走走,然后找个地方一边歇脚一边等武珝和潘阳回来。

    杨贞看了一下天色,估计现在巳时还未过,潘阳和武珝在戌时黄昏之前赶回来时间绰绰有余。

    潘阳武珝二人跟武顺简单交接了一下灵柩车队的管理事务,就跨上马背,绝尘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的光景,潘阳和武珝就站在了洛州都督府的衙门。

    洛阳不愧号称万城之城,洛州都督府的规模和气势比起荆州都督府和邓州都督府不知强上多少倍。

    潘阳和武珝将马拴好后,找到府前侍卫头领亮明身份,说明来意。

    侍卫头领跟潘阳和武珝在邓州都督府遇见的尉迟琼一样,看上去年龄也是三十岁左右,身上穿的也是青衣布衫,不过待人接物的态度超好,满脸和气,笑容可掬。

    “二位请稍等,我这就进去禀报。”侍卫头领很客气地对潘阳和武珝说道。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潘阳感慨地对武珝说道:“久闻你这位舅舅恭顺仁爱,人如其名,果然名不虚传,连他的属下都被他调教得如此谦恭有礼,和蔼可亲。”

    武珝知道潘阳这是在调侃尉迟恭和尉迟琼,她对潘阳的这个观点也很认同,只是尉迟恭现在是自己的义父,尉迟琼是自己的义兄,也就不好再去附和潘阳了。所以,武珝只冲潘阳笑了笑,没有说话。

    午时用膳的时间早过了,杨恭仁还在书房里烦躁地走来走去。自从十天之前得知武士彟猝然离世的消息后,他的心情就没好过。

    洛阳政治地位特殊,地理位置又靠近长安,洛州都督府都督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及时性远非其他州都督府的都督可比。

    十三年前,杨恭仁费尽心机促成杨贞下嫁给武士彟,本以为杨贞从此就会过上正常家庭的幸福生活,谁知后来事情的发展完全脱离了自己当初设想的轨道。

    杨贞跟武士彟仅仅过了四年舒心畅气c无忧无虑的日子。

    在这四年里,经济上,武士彟家里还有些早年经商积累的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