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四章 联吴伐曹(第1/2页)  三国之东汉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葛亮等人将魏、吴两国的情况悉数禀报,刘昉听闻大喜,曹魏与东吴之间发生的战斗愈多,对蜀国越是有利,趁此机会发展国势力,还可以借机与吴国重修旧好。

    曹魏乃是三国之中势力最强大的国家,地大物少,使得曹魏不得不想要吞并南方地区。可以曹丕眼中吴国才是首要除掉的国家,至于蜀国则是其次。另外,孙权一直想要攻打曹魏,苦无机会。

    如今曹魏大军屡屡进犯吴国境内,不是孙权愿意忍气吞声,是迫不得已之下的无奈之举。当初孙权进攻曹魏时,屡屡受挫,早已留下阴影。即便曹操不在,可曹丕也非泛泛之辈。并且,曹魏屡次进攻吴国,孙权憋了一肚子的火气,焉能无动于衷。

    于是,刘昉早朝之时便有意无意地出心中所想。

    “曹魏虽大,非难以撼动!回首往事,曹魏在曹孟德手中,威势不亚于今朝,然曹魏大军骁勇善战又如何,还不是败在我们联军之手。现如今曹魏如此强势,我蜀国早已脱胎换骨,吴国亦是如此,何不两国再次联合与曹魏决战,一举灭了曹魏呢?”

    刘昉面露肃穆之色,高声道“曹魏来袭,我军与之东吴联合抗曹,为何不能一起协同作战,彻底攻破曹魏?吴军北伐,我军忙于内患,抵御外敌。若是将两国之力合并,曹魏岂有不灭之理?”

    徐庶皱着眉头,思片刻,道“陛下所想之事,怕是难以实现。”

    “为何?”

    “理由有三!”徐庶低声道,“其一,蜀汉与东吴非同族,我蜀汉乃是刘氏宗亲,先主心怀万民,奈何生不逢时,与曹魏之势相差甚远,直到后来才有与之对抗之根,可东吴乃是孙氏三代家族守护之地,根深蒂固不,孙权亦会考虑东吴得失。”

    “若东吴与我蜀汉联合伐曹,那该以谁为帅,又以何人为将?另外,东吴与我蜀国早有嫌隙,虽是联合一起,实则心中各有打算。如果联军真的与曹魏大军相遇,两军交战是否愿意将自己的背后交给对方,此乃未知之数也。”

    “其二,蜀国与吴国乃是两国,而陛下与孙权贵为天子。纵然陛下愿意为天下,放下天子尊严,可孙权是否愿意如此尚未可知?另外,孙权作为一国之君,亦会思虑再三才会做出决定,决不会轻易与他人结盟。”

    “其三,现在天下三分,乃是三足鼎立之势。无论是曹魏进攻东吴,还是我们北伐,又或是东吴进攻我蜀国,最后胜利的往往是防御者,非进攻者。孙权身为东吴君主,是否愿意打破这个平衡,我们也不知道。”

    “元直所言,真乃一针见血。”庞统赞同的点点头,肯定徐庶的猜测,又接着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万事皆有例外,非一成不变。如今陛下提及此事,也就证明陛下之心意,以一人之力灭了曹魏实属天方夜谭,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可北方之地我等不熟悉,人和就已经欠缺,更别天时地利了。”

    “正如陛下所,要想灭掉曹魏就必须两国大军联合,双面夹击才行。如果仅仅是一方势力,实在是难以做到。毕竟我军独自面对曹魏,无论是胜利或是战败,皆是劳民伤财之事。换言之,东吴早有灭掉曹魏之心,奈何这些因素使得孙权有心无力。”

    “陛下提出愿与东吴合力进攻曹魏,此乃大计也。但是,我等愿意如此,然东吴如何作想尚未可知?以臣之见,两军联合进攻曹魏怕是有些困难,此一时彼一时。”

    徐庶、庞统二人得这些,刘昉都明白,此一时彼一时。如果是两国皆是弱之时,必定可以抱成团共同抵御曹魏大军。现在两国皆是独立个体,早已不是当初汉室天下的军阀势力,要想联合谈何容易。并且,东吴曾经进攻蜀国疆土,这个嫌隙一直存在,哪里后来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也不过是表面上,真正如何作想谁也不清楚。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