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章 蜀汉立国(第1/2页)  三国之东汉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一致赞同称帝,刘备当仁不让,当即下令农历四月初六在武担山之南登基称帝。

    时间比之司马无忌预想的还要提前,可见刘备迫不及待。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准备称帝事宜。

    “曹魏登基称帝时,众人皆知玉玺在曹丕手中。若是此时将玉玺拿出来,怕是有些不妥。”

    散朝过后,刘备将诸葛亮、徐庶、庞统等人全部留下来,就连费诗也在其中。

    直到此时,费诗算是明白刘备为何想要称帝的原因。原以为传国玉玺在曹丕手中,就算登基也不见得被承认,有玉玺在手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司马无忌将玉玺交给刘备之时,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知道,其他人都蒙在鼓里。

    刘备将他们留下来,终于将此事出来。众人惊讶不已,刘备称帝已成定局,他便提出将玉玺拿出来,费诗第一个反对。

    “首先,传国玉玺乃是天子正统之物,此时拿出来公然与曹魏作对,这点无可厚非,可是后面的事情将会接踵而至。”

    “其一便是曹魏第一时间抢夺玉玺,其二东吴孙权与曹魏结盟,而他的态度始终不能确定,兴许这个时候也会发兵攻打。”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也就是腹背受敌,对我们极其不利。若是三足鼎立的局面结束,那时拿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诸葛亮、徐庶等人也点头称是,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费诗变了很多,对他刮目相看。

    司马无忌知道历史上魏征是赫赫有名的谏臣,同时也是一位有才能的大臣。

    事实上费诗果然没让他失望,与魏征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相差无几,也就是蜀汉有贤臣,而且刘巴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不愿真心实意的为刘备出力,要不然他的名声不亚于诸葛亮等人,必定受到重用。

    由于费诗的建议,刘备及其他人也觉得有道理,并没有心急如焚地将玉玺拿出来,而是一直隐藏起来等待时机。

    “还是无忌目光如炬啊!”

    刘备见费诗如此有才,自己险些因为之前的事将他贬职,要真的那样做,兴许就少了一位贤臣。

    “汉王,此玉玺从何而来?”

    费诗得知传国玉玺在蜀汉,十分惊讶,玉玺应该在曹丕手中,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倒是有些想不通。

    司马无忌接话道“我师傅从洛阳取回来的,也可以是献帝拱手相送。”

    司马无忌提及此事,眼里流露出浓浓的悲伤,看着玉玺眼神总有几分愤怒。

    “若是这样,汉王称帝后,与曹魏对战时,再拿出玉玺,必有大用处。”

    费诗知道玉玺是献帝刘协送给司马无忌的师傅,也就是献帝那个时候就已经作出决定,禅让帝位于蜀汉,此乃名正言顺。

    若是有一天与曹魏交战时,再拿出玉玺,将真相公之于众,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刘备称帝?”

    曹丕闻讯,对此嗤之以鼻,冷哼一声“他有什么资格称帝?朕乃是天子,朕才是受命于天。”

    “刘备只不过是献帝的臣民,朕既称帝,又得禅让,那才是真正的顺应天命。”

    “皇上,臣以为刘备如此做并非没有道理,从一开始刘备就将我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后快。”

    司马懿低声道,“曾经先王在世时,也曾在刘备手中吃过亏,对此事先帝也是难以释怀。”

    “刘备自身没什么,可他麾下将领众多,又有诸葛孔明等人相助,不容觑。”

    “皇上继位以来,东吴孙权都派使者前来道贺,对大魏俯首称臣,唯有刘备不曾派使者前来。”

    曹丕称帝后,大魏实力大增,他有些骄傲自满看不起刘备。若非司马懿的提议,曹丕也没想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