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部逆风0053(第1/2页)  风中舞风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鲍广德是在1948年的夏天结婚成家的。

    妻子是他的老师刘玉宏的大姑娘,也就是当年被人称为刘校长家的大小姐,在国高松班插班旁听的刘懿芬。

    成家后,仅半年,鲍广德便当上了老师。

    当时的鲍家,称得上是个大户了。兄弟5人尽管已经陆续成家了,但仍像当时东北的大多数人家一样,只要父母在,结婚成家后,也仍然在一起生活着。

    当了老师的鲍广德,虽然忙碌,但和干农活的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比起来,毕竟轻闲和体面多了。

    工作地点,虽说离家只3里多地,但有时一忙起来,这午饭和晚饭很难及时吃上,不久,人就瘦了很多。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时间长了,势必要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结婚才一年多啊!自己的地皮还没踩开呢!这可怎么办啊?”妻子刘懿芬,一直在为丈夫的身体担忧。

    心里有事,脸上自然有所表现。

    婆婆柳氏早看出了媳妇的心思。

    某日,趁屋子没人时,婆婆悄悄地小声说道:“老四媳妇,这一段心里有事,是不是怕老四吃饭不及时而弄坏了身子啊?”

    “是啊!一天两天还行,要总这么天长日久的,真怕把身子弄垮了,总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啊!”刘懿芬回答着婆婆的问话。

    “我早就看出来了。这几天,我就琢磨这事呢,等过几天,你大哥回来,他们哥五人都在时,我把事说了,看看东双坨子,谁家有闲房子,你们就搬那去住吧。但我得先把话说明白了,你们是带着孩子搬出去住了,但不是分家,老四挣的钱粮,分的东西可还是要交到伙儿上的,你们吃的穿的用的烧的,都得从伙儿上给你们拿过去,学校放寒暑假时,你们还得回来住。搬出去住,你就得知足了,不用像那几个妯儿们那样轮饭班子了,各股的孩子加到一起,快20口人了,这做饭,真的挺累的。你尽在学校念书了,屋里屋外的活儿,也不太会干啊!搬出去,人口少,孩子小,做好做赖的,就你和老四两个大人,孩子小,还不会挑食呢,干活儿慢,你就早点儿伸手,磨磨蹭蹭的慢慢的干吧!”

    为了工作的便利,更为了让孩子能及时的吃上午饭和晚饭,鲍老太太,让鲍广德搬到了学校所在的屯子住了。

    表面上看,当时只是两个大人两个孩子的4口之家,可是每年的清明节一过,农活忙了,农村开始吃三顿饭了,结果这吃午饭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清明节到秋收结束的这段日子里,除了星期天,鲍广德和妻子每天中午做的至少都是9口人的饭。

    怎么三顿饭时,家里一下子就多出这么多口人吃午饭了呢?

    原来此时,鲍广德的两个小妹妹,正值学龄期,此外,还有大姐鲍玉兰家的两个外甥女,以及大哥鲍广礼家的那个小名锁子,大名鲍海鹏,二家哥的大姑娘也都上小学了。

    学校离家只3里多地,这不是离家很近吗?

    是啊!

    那为什么上学的孩子们不回家吃午饭呢?

    人们可能会说,为了不让孩子们上学少跑路,不受累吧?也可能会说,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多学一会儿吧?

    也许这些猜测是合理的,但更有可能的是这老太太怕在一起过的那4个媳妇,长年累月的轮饭班子有什么怨言吧?让这几个媳妇看看:老四媳妇,一个念过大书的大户人家的大小姐,没在外面躲清静,虽说在外面住呢,她不是也得侍候我的孩子孙子们上学做饭吗?5个儿子,老大,就不用说了,4个小的,就你老四念书了,虽说你现在给官家做事,挣的钱粮多,但毕竟没在地里干过几天农活,没像哥哥弟弟们这么挨累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