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逗比好汉齐上阵,徐州城外系人头(第2/2页)  三国种子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赏邀功的。但他们总不能每砍一个就挂在腰间吧?又如何记录哪个敌人的头颅是自己砍下来的。

    在冷兵器时代,打仗时人多的一方确实占优势。一场战争少则投入数千人,多则上百万。比如秦国和赵国那一次,双方总共投入超过了上百万军队。战场区域更是绵延数百里,统计杀敌数量的统计确实是很不容易。

    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之后,规定以军功大小来升官进爵,从此穷苦出身的人们,有了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他们在战场上一个士兵杀死敌军,要将敌人首级砍下,绑在身上,战争结束之后,便可以拿去邀功请赏了。这种方式计算军功大小一直沿用很长时间,秦国的军事力量也因此变得的强大,为秦始皇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们仔细一想,在紧迫的战场上,一个士兵在奋勇杀敌的时候,还要冒着被杀的危险,取下敌军人头,会不会贻误战机?他自己的安全也不能保证,都在向前冲锋,他挂在腰上影响战斗力发挥,怎么想都感觉很别扭!

    脑袋不方便携带,于是在以后战争中,聪明的将军又想出一些奇葩的方法,比如用鼻子、耳朵、手指、脚掌来代替。

    不管是用脑袋,还是用耳朵、手指来代替,这些方法会有人作弊。一些卑鄙无耻之徒曾竟然杀死友军冒功,更有甚者会杀害普通贫民百姓来冒充军功,获得封赏。在战场上为了抢首级而自相残杀的例子也有很多。根据古典书籍的记载。在秦国发动战争时,就特别容易出现士兵抢头颅的事。到了后世,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更多了,有些士兵为了论功行赏,甚至滥杀百姓,谎报战绩。到了北宋时期,名将狄青所管辖的将士们,为了求封赏,居然互相残杀,几乎酿成大错。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之内,董太师就是这一方面的佼佼者,当时董卓为了向皇帝讨要奉上,几乎每次出去征战都会带着几车的头颅回来,号称是剿灭叛军,但是诸侯都是安然无恙,原来这些头颅,都是洛阳周围无辜的百姓。

    当然这次袁熙和二人是君子协定,更何况这几人虽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也是不屑于做董卓那样的龌龊之事。

    (本章完)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