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连环计奉孝设北海,高元才先行归渤海(第1/3页)  三国种子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主公可是担心那渤海的秋收?”郭嘉看着袁熙说道。

    袁熙也是惊诧的看着郭嘉,然后才发现,这郭嘉没白收,当真是鬼谋,于是袁熙也是点了点头说道:“我离开之时,尚有公子身份,即便是除了渤海城,也没有人在河北地界动我分毫,只是现在恐怕现在会有人有动作。”

    郭嘉也是思索的说道:“的确,听说今年河北大旱,粮食产量极少,而且袁公今年用兵作为严重,粮库几乎空虚,上次传闻还是主公送粮才度过难关。”

    “先生所言不错,我本是靠粮食起家,若没有粮食的话,不用说百姓怎样,就我手下那几千黄巾兵都是恐怕难以维持。”袁熙也是十分担忧,但是再后来的日子里,令袁熙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黄巾士兵已经完全不再是当年的乌合之众,在之后最艰难的岁月里,他们在弹尽粮绝的困苦中竟无一人逃走,背叛,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先不提。

    “主公,在下看来,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收粮,而是我们下一步该何去何从。”郭嘉一语道破的现在众人的最严重的问题。

    “奉孝所言极是啊,渤海是不能待了,可是我现在只有渤海庄园内的三千人马,还都是黄巾军投奔而来,投奔谁,想必以我现在的身份谁都不会要吧。”袁熙自嘲了一句。

    “我们既然有三千人马,何必要投靠他人,我等自己便可攻城拔寨,成为一方诸侯。”郭嘉十分自信的说道。

    “先生莫不是说胡话,三千人打谁啊?”徐晃在一旁听着郭嘉的话,觉得无比扯淡。

    “休得无礼!”袁熙大声呵斥了徐晃,但是也是觉得这是不是有些悬殊。

    而高干则是说道:“我等在河北之地面临的公孙瓒,张扬,韩馥等诸侯都是实力强劲,绝非我等三千人马能攻下的啊。”

    “难道和渤海想邻的只有这几人吗?”郭嘉异常自信的说道。

    “莫不是主公这‘鱼’在水里迷路了,不识得地理,连渤海挨着哪都不知道?”徐晃悄声的和高干嘀咕道。

    虽然是嘀咕,但是桌上之人都是听的一清二楚,甚至连蔡琰都是不禁一笑。

    袁熙则是狠狠的瞪了徐晃一眼,徐晃便彻底闭了嘴。

    袁熙刚想说什么,只见郭嘉起身,也不生气然后缓缓的说道:“的确,徐将军说的没错,这次某说的就是水里,你们忘记是谁让主公受的伤了吗?”

    此时袁熙和高干恍然大悟,而徐晃这还是一脸懵逼的说道:“孔融啊,怎么了?”

    “你这傻子,别说话了!”高干也是觉得这徐晃智商十分感人。

    “先生的意思是南下北海?”袁熙问到。

    “正是,北海太守孔融兵力最弱,而且此次大部分将领全部派到了洛阳联军,北海郡十分空虚,且孔融向来治军不严,手下士兵更是军机涣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青州等地的黄巾叛乱最为严重,主公在黄巾军中名望又是极高,必然会有众多军士来投。”郭嘉说出了自己看法。

    “对,先生说的对,早就应该揍他了。”徐晃说道。

    “可是我们没有船只,如何跨过这汪洋大海?”袁熙想到了最关键的问题,过海船只绝非是普通的渔船可过的。

    “这就是某说的粮食问题无需考虑。”郭嘉自信的说道。

    “先生大王意思是?”袁熙还是十分真诚的问道。

    “拿粮食换船。”郭嘉十分坚定的说道。

    “跟谁换呢?百姓手里都是小船,自然是没什么作用,但是要是和官府换的话恐怕以现在我的身份恐怕是很容易引起怀疑。”袁熙考虑的也是十分有道理。

    而郭嘉确实胸有成竹的笑了笑,然后将头转向了高干,继而说道:“之前主公昏迷之时,在下曾和高兄聊过,想必现在以高兄的身份是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