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红颜情,长安乱!(第1/2页)  三国种子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蔡邕死的也是比较冤枉,相对来说,蔡邕并非是董卓的走狗,他只是想做自己的事情,甚至连蔡文姬被虏之后,他仍然专心的工作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事情,那就是撰写史书。早年蔡邕便被灵帝流放,后来董卓得知其高才,便威胁其入京。

    蔡邕入京后都一直在规劝董卓不要僭越。虽然董卓很少采纳,但蔡邕并非是溜须拍马之徒。比如董卓要朝廷封自己为“尚父”,蔡邕就反对说:“明公您的威望还不够,暂时还不能用此称号。”董卓听从了。

    而蔡邕哭董卓是当着王允面儿的自然流露,是坦诚的。而且,蔡邕下狱后又给王允写了态度诚恳的检讨书:“我确实有罪,您可以砍了我的膝膑,并在我面额的最显眼处,刻字涂墨,甚至写上“千古逆贼”都行,但请您留我残生,让我整理写完汉史。”

    蔡邕请求的刑法是:“黥首刖足”,均属于周代研发的肉刑。这些残酷的刑法一直沿用到明清,但在两汉时期曾经废止过。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刘恒下诏废除肉刑,用死刑和鞭挞替代。直到汉朝结束以后,才被恢复。

    蔡邕接受王允用废弃的酷刑处理自己,足见他的诚意,特别是黥首之刑,这是对知识分子最大的尊严摧残。

    听闻王允打算杀死蔡邕,让朝廷上下为之哗然。不但因为蔡邕罪不至死,更因为蔡邕是汉末时期的一位文化全才,他是经史、天文、数学、绘画、书法、音乐等各门类的超级大神。

    蔡邕不仅有才,还是位非常孝顺的人,他为了伺候病卧的母亲,七十天不宽衣休息。在蔡邕的精心呵护下,她母亲去世之后,他在坟旁私建了一座简陋的泥草屋,为母亲守孝,晚上他头枕着土块,睡在草埔上。白天他一举一动都按照周礼的要求行止。由于蔡邕居丧而很少说话出声音,在汉代,孝道是重要的考核一个官员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无遗蔡邕做的非常出色

    当然名士官吏们纷纷为蔡邕求情,但王允一律反对无效。甚至连三公中掌管军权的太尉马日磾都是向王允求情,马太尉听说这件事后,立刻飞奔到了王允那里,请求王允能放过蔡邕,因为蔡邕旷世奇才,可著汉史,人品忠孝,杀之无名。如果真要把蔡邕杀了,会失去天下人之心的!”

    王允一概不听,依然杀害了王允,但是天下之人,尽知这是王允嫉妒心理的表现,可是杀了蔡邕,可是王允杀了一个蔡邕并不能解决现在的困境,张济仍在城外,而董卓被斩的消息依然传了出去,而西北军李傕郭汜此时拿着李儒的书信,也是犹豫不决。

    毕竟自己的靠山已经死了,做小弟的也是不知道何去何从,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兄弟张济竟然率先反了,而且就在长安城下,这着实让智商本身就不太够用的李傕郭汜,十分头疼。

    李儒虽然知道自己的书信也许不能真正的说动二人,但是李儒知道,有一人才是真正的决定者,此人便是缓缓走向李傕郭汜府中的著名毒士——贾诩。

    而此时的长安城下的谈判也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张济的目的很简单,把邹氏还给他,他就离开,而吕布的意思就是,现在邹氏是自己的,你别做梦了,要打便打,老子不怕你。

    而王允则是十分无奈,自己现在要是邹氏的话恨不得马上就出去跟了张济,再给吕布一个,可是他不是,而且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手下不知道哪个大哥发昏,竟然错手将邹氏的丈夫打死在了狱中,王允听完之后也是大惊失色,急忙让人封锁消息,任凭邹氏怎么问,王允就说是等事情完事了,就自然放了其丈夫。

    张济也是怒了,下令张绣攻城,然后派人给自己的兄弟李傕郭汜写信求援,可是他不知道此时他的两个兄弟早就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与他们一起前来的还有贾诩贾文和,长安的血雨腥风注定是要来临了,而王允也是做好了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