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章 慈恩行(第1/7页)  大明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多吉,细细听罢,似乎回想起了自己上了天外天之后的一番遭遇,不由也有些伤感,但他随即正色,对着悟虚喝道,“师弟,能领悟出如此甚深佛门修行法门,日后必然能在天外天有一番作为,切不可因一时际遇而落魄。”

    悟虚笑了笑,“不知为何,师弟有时候总喜欢为古人掉眼泪。这大概便也是知见障的一种吧。”

    “方才我之所言,你之所辩,太过空泛。”多吉沉吟笑道,“来来,你我不妨再如方才一般,法界相融,一则,师兄我也好细细参悟一下方才你之所言之法门;二则么,师兄我也将师兄自上了天外天之后,习得的一些术法,秘传与你。”

    悟虚微作思量,便点头应允。

    两人复又跏趺对坐,法界相融。

    法界相融之同修共参,此悟虚领悟之修行法门,在于无相而行,彼此不分,心心相印,界界相融。简单点说,小到彼此的修行心得,大到三生三世的人生经历与感悟,乃至所有的一切,全都毫无保留地,彼此共享。方才,悟虚与多吉法界相融,至少悟虚便是如此。

    但若要再次如此,悟虚却又有些踟蹰了。因为,方才多吉并没有如此。悟虚所感受到的,不过是多吉上了天外天之后的一些遭遇。再一个,悟虚本能地自觉先前这般,实在是有些冒险。自己毫无保留,所有的一切,都分享出来,这实在是有些冒险,还莫说自己也有不少“坏”的宿业和因子。

    彼此要将好的东西分享给对方,此其一;彼此又能汲取多少,从而由那刹那之间的不分彼此,又难免有彼此的不同和差别,此其二;若是彼此本身差别太大,自己分享出去的东西,别人是否理解,或者误解,此其三;若是彼此本身差别太大,是否需要自己分享的同时,加以引导,如做譬喻品一般,此其四。

    悟虚瞬间便想到了,自己领悟出来的这番修行法门的疑难,还有实际修行之时,自己的担忧,毕竟多吉没有完全分享自己的一切。

    当然,悟虚还有一分说不出的羞涩。毕竟这种分享一切的同修共参,甚于一般意义的双修,但却其中感觉与滋味,又带有那种灵与肉的交融体验。悟虚,只怕自己把控不住,留下什么隐患来,染上类似毒瘾一般的东西。

    于是,这一番再次的法界交融,只将自己这一生这一世,美好的东西,通过法界本尊,在法界之中幻现出来,分享出来。

    多吉这边,自然还是先前的那些遭遇和分享,只不过多了一些术法分享。这些术法,都不是普通术法,都是极为厉害而玄妙的天外天佛门修行术法。有一门如何摄取天地灵气,滋养肉身与神识,心念的;有如何凝聚佛门气息,化解妖魔鬼怪等外道术法的;有如何以佛门之愿念,结合天地之灵气,禁锢乃至杀敌的。多吉更是于分享传授这些玄妙法门之间,屡有点拨,将自己于天外天所得佛门修行颇为系统地告知悟虚。

    原来,人世间天地灵气不足,佛门又囿于教义,其修行方向大多重在一个“虚无缥缈”的修心,也就是锻炼神识。其入门便是观想,观想有成,方才以神识凝聚天地灵气,但天地灵气不足,是以后续修行,便纠结于此,只能以巧而行,秘之又秘,以至于没有一个系统的大众的修行途径和体系。

    但天外天则不同,不但天地灵气较之人世间,要浓郁数十倍,每个修士乃至普通的神识愿念也随之壮大了不少。是以,上了天外天,多吉才知晓,这里的佛门修行体系颇为完备,简要言之,便是有三大基础,三大境界。

    所谓三大基础,其一为心,其二为意,其三为气。心为体,意为桥,气为用,三者相辅相成。

    而所谓三大境界。第一个大境界,内修心意,外修体气,内外兼修,次第精进。所谓内修心意,便是以佛门教义开示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