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五章 斩星空(第2/3页)  大明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木鸡,随即又如鸡飞如狗跳;那些修士们,大气不敢出,全身如坠冰窖。

    又有许多凡人,急急焚香膜拜,言道,“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玉皇大帝派下天上的星宿,带着天兵天将,下凡来了。”

    谁知,那七道光影之间不时又有许多光华闪动,伴随着沉闷的声音,随后又有无数闪电劈下,无数烈焰散,无数毒水洒落,令许多地方一片骚乱,甚至生灵涂炭。

    。。

    太湖东侧,蠡湖境内,小青山中,悟虚正在那昔日范蠡和西施归隐之洞府中的书房内。当初,便是在这里,悟虚将书房内的竹简看了个遍,不但寻到了出去之法,而且看到了炼气诀。

    此处竹简上的炼气诀,虽然只有总纲及一些粗浅的介绍,但悟虚后面却是越想越觉得博大精深,似乎是先秦诸子开辟的另外一条修炼之道。便是那乔装改扮,杀人避世的敛气诀,也是从此悟出。

    也就在这里,因为初历情劫而走火入魔,与曼陀罗法界失了感应的悟虚,在灭去自己胡乱观想入法界的诸多恶趣之时,蒙书房竹简上蕴含的诸子先贤的神韵牵引,心神得以脱离无尽顽空。

    是以,悟虚与何其峰等人,坐在木船之上,出了东海,进入长江,便是连平江府也没去,倒是直奔蠡湖而来。

    何其峰等人自在船上,修炼,且不去说。悟虚下了船,再次进入此洞府,首先便是来到了此书房,绕着书架,再次慢慢翻看其竹简来。倒不是迫切希望,要从中得到什么。更多的,则是一种缅怀和回味。

    于此,死里逃生,躲过邬余子的追杀,又禅坐木榻,经历无声的生死之境,此番重游旧地,缅怀一二,正是人之常情。而当初,自己要寂灭法界诸多恶趣,一味顽空,竹简上那些诸子字句,将自己牵引出来;那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意志,深深的烙印在悟虚的脑海。

    书架上,蒙尘竹简,拿在手中,却是分外的古朴沧桑。悟虚轻轻抹去岁月的尘埃,微凉的竹简露出一抹淡绿,上面的篆字,一笔一划,苍劲有力,如潜龙在渊。如山川河流。

    悟虚一边看着竹简,一边低声吟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子不语怪力乱神。

    。。

    正是当日,自己从一片虚无中出来,所隐约听到的吟诵讯息。

    悟虚一边翻开着竹简,一边回忆着上次的借诸子先贤思想光彩的情景。

    不自不觉,悟虚停了下来,静静地站在那里。白骨剑在法界轻轻颤动,全身散发出淡淡的寂灭气息。

    这淡淡的寂灭气息,不断从悟虚法界涌出,以肉身为中心,向着四处蔓延。很快,充斥在整个书房。

    一个微弱的字形光团,悄然浮现;随即,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一个个字形光团,纷纷浮现。前后左右,四面八方。

    那一团团微弱的字形光团,静静地漂浮在悟虚寂灭灰气之中,却又不沾染一丝一毫。悟虚神识观察,竟然有一种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感觉。

    悟虚将这些光彩,引入自己的曼陀罗法界,神识之体端坐在蒲团之上,双手散放在腿上,默默注视着,仿佛刹那间,百千万劫,置身于一片别样星空。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那时候,佛教还尚未传到中土。而儒家,也只是其中一家之言。到如今,佛家在中土生根发芽,儒家在世俗一家独大。诸子百家,其言其行,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却又如眼前这般,依然有光彩,依然如星转。

    而寂灭法界,也因为这些点点微弱星光,而有了几分光亮和莫名的灵动。悟虚,心中生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感悟,甚至想借此机会,以寂灭气息和诸子星辉,模拟宇宙景象;却忽然一笑,自己何德何能,若果真如此做,只有一个解释,那便是起了妄心,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