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思维状态(第2/3页)  禅修聊天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态。”

    “这个?”青竹看不明白,他重点看普通思维状态。

    “我们为什么静不下来,无法形成专注的静,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的思维状态,如果我们能了解自己的思维状态,就能很快证入专注的静。”

    “我们当前的思维状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性注意,一种是普遍性留意。”

    “什么是选择性注意?打个比方,我现在给你们讲课,你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或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我的身上,这就是选择性注意,你们的思维选择观察黑板,选择观察我。”

    “什么是普遍性留意呢?你们走进教室的时候,会随意的扫一眼整个教室,知道教室的大概情况,这就是普遍性留意,再举个例子,当你们走到操场上的时候,也会大概的扫一眼,知道操场有多大,有些什么人,大家在做什么。”

    “又如,当你们来到一个景区时,会大概的扫一眼景区,知道景区有树,有河。”

    “以上,都是普遍性留意。”

    “一般情况下,人的思维都在选择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中转换。”

    “嗯?”青竹看到这里,开始深思,他想了一会,又继续往下看。

    “人从无始以来,习惯了使用当前思维状态,因此,人会不停的选择,人在选择的时候,就是在用选择性注意。”

    “如,人都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去没去过的景点,喜欢看没有看过的东西,还喜欢玩没有玩过的游戏,这都是选择,人这一生中,都在不停的选择中度过,一刻也无法停歇。”

    “我给你们讲课的时候,你们会认真的听一会,过了几分钟后,思维惯性起作用了,你们的思维又会开始选择,有时候,会往窗外看一眼,有时候,会想昨天发生的事情,有时候,会想今天中午吃什么,这就是思维运作的方式,也是普通人的思维惯性。”

    “如果我们想进入高级思维状态,就要改变当前的思维状态,让思维停止选择,让普遍性留意变成普遍性专注。”

    “这?”青竹感觉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不过,他只看懂了一小部分。

    “对了,佛经上也有四威仪,佛说,行止坐卧,皆有威仪,站如松,坐如钟,卧如龟,如此一来,就能收慑心神,不起杂念,不生妄想。”

    相比起来,青竹更喜欢‘思维论’,思维论,就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解析思维状态,分析思维运作方式。

    青竹看完‘思维论’之后,整个人都顿了一下,过了好一会,才继续思考,“看来,以后要少玩手机了,看新闻,就会跟着新闻信息走,思维就永远停不下来,这也是消耗精神。”

    “对了,以后也不要玩游戏了,玩游戏也会消耗精力。”

    如果想真修,就要严格约束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掌控,无法自己做主,也就谈不上修行,更谈不上了生死。

    因为,你无法做自己的主!

    青竹感叹,“人啊,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已,无法自己做主啊。”

    有时候,碰到好吃的东西,明明吃饱了,也知道多吃对身体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有时候,知道贪睡不好,可是,就是不想起床;有时候,知道玩游戏不对,可是,就是管不住自己,总想玩一下。

    自律,自省,自悟。

    谁又能真正做到呢?或许,也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

    若能真正做到自律,自省,自悟,那离道也就不远了。

    佛经以戒定慧为基础,能戒方能生定,能定方能生慧,戒定慧之中,又以戒为首,戒,就是要戒掉不好的习惯,改变普通思维状态,才能证入高级思维状态,证得菩提心。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忘了‘戒’字。

    如,让一个人戒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