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四章 陈家有男(第1/2页)  从强哥开始的万界称雄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陈云樵出世后没过两年,父亲陈玄礼便因着积郁成疾,就此撒手去了。

    即便皇帝对陈家恩宠再浓,也没有叫一个两岁儿承袭国公爵位的道理。

    但天子到底是个念旧情的人,在让陈玄礼死后享尽哀荣的同时,亦做出承诺,只待陈云樵成年加冠,便可承袭郡公爵位,正二品。

    陈夫人闻听大喜,怀抱着时年两岁的儿子,自是山呼万岁不提。

    之后肃宗皇帝驾崩,代宗皇帝即位,对陈家的宠幸便就少了许多。

    再等德宗皇帝即位,陈家,便更成了前朝的遗老遗少,在京城的权贵圈儿里,完全的退到了边缘处。

    说起来,德宗皇帝一朝,国内局势其实也并不怎么平静。

    德宗皇帝上位之初,也曾大力推行削藩,又南结南诏,北和回纥,对吐蕃国大举用兵。

    可到了德宗朝后期,这位青年时还算雄才大略的皇帝,却就此变得昏庸了起来。

    不仅因着心灰意懒而松懈了削藩的力度,还开始大肆宠幸起了宦官奸臣,将整个朝堂弄得乌烟瘴气一片。

    谁也不知道德宗皇帝为什么会性情大变,做出如此多的昏聩行径。

    可随着有不信邪之人冒死进谏,却被皇帝下了天牢大狱之后,终于再也没有人敢去对德宗皇帝的这些行为说三道四。

    日子一天天过下去,自安史之乱后才稍稍有了几分中兴气象的大唐,却开始渐渐的往末路走去。

    藩镇割据逐渐变得势大难制,再无办法可想。

    而对大唐繁荣之地一直虎视眈眈的吐蕃国,也愈加得寸进尺起来,其最猖狂的时候,吐蕃国的骑兵,甚至都敢跑到长安城下来耀武扬威

    陈云樵便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长大。

    作为将门世家,又恰逢如此乱世,早熟的陈云樵打儿便立下沙场建功为国效力的志向。

    又因着有陈玄礼当年几位老部下的教导,陈云樵于家传武艺的修为上,可谓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只差沙场杀敌,让你的刀,真正去见一见吐蕃蛮子的血了!”

    教导了陈云樵多年,时任右屯卫将军的顾清泽,是这样对陈云樵现今的能为做出的评价。

    他本想请左屯卫大将军相助,让陈云樵免去往北衙禁军供职的过程,直接调到南衙这边,归到左屯卫麾下。

    毕竟,如非特殊情况,北衙诸军可是轻易不动的。

    只有加入南衙十二卫,才能有真正往战场立功的机会。

    顾清泽知晓自己弟子心中的执念,他想要凭着军功,重新将父亲的国公爵赢回来,让京城长安的诸多权贵们,好好看一看已经长成的陈家儿郎,究竟有何本事。

    却未想到,还未等顾清泽这边开始运作,陈云樵的老母,却突然就在当年冬日不幸病逝。

    陈云樵的从军之心,也只得就此暂且放下,安心在家守孝。

    德宗皇帝贞元十六年,陈云樵二十岁。

    行过冠礼,便算是就此成年。

    因有肃宗皇帝的遗诏,再加上有大唐律例白纸黑字作为背书,陈云樵在往各部衙门不知跑了多少回后,终于以降次一等的规格,用籍贯封爵,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是为戈阳郡公。

    而后,陈云樵自然按惯例入了禁军龙武卫,却因着羽林禁军当中有太多的权贵子弟,即便陈云樵有正二品勋爵在身,却也不过只得了个校尉的官衔。

    且当今天子即位后,并不怎么看重羽林c龙武诸位,反倒一手打造了左右神策卫,充作禁军。

    如此一来,陈云樵栖身在这龙武卫中,每日能做的,就只是往城门口站站岗,却又哪里能找到杀敌建功的机会?

    在禁军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