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7.不负国家不负卿(第1/4页)  胡善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胡善围最新章节!

    沐英沐春父子对于洪武帝而言, 无论是感情还是时机利益,沐英肯定胜过沐春。

    洪武帝当年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按照各自天分, 都有不同培养方向, 比如毛骧,是按照死士保镖斥候教养的,擅长单打独斗;沐英是则是按照名将的路数, 学习兵法谋略, 调兵遣将, 要求更严格。

    其他的义子暂且不提, 活到现在的只有毛骧和沐英两个人。这种收养义子义女的行为在乱世中尤其普遍,孤儿孤女找依靠,枭雄寻找可靠的人才, 就像孝慈皇后、成穆贵妃孙氏, 当年都是作为笼络手下而被人收养的义女。

    只是乱世之中,胜者为王, 大部分义子义女都不配有姓名, 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到了沐春这里,大明天下初定,洪武帝因乱点鸳鸯的关系,心怀愧疚,几乎把他当成宠物养大的, 表面上看, 洪武帝好像总是压着沐英宠沐春, 实际上洪武帝对一手培养、并且给他丰厚回馈的沐英更加疼爱。

    这就是宠物和帮手的区别了。沐春算是青年一辈出色将领,但是他立的功劳、以及对大明的贡献,和他爹沐英比起来,连个零头都不算。

    沐春一直受洪武帝宠爱,是因为他无论多么厌恶父亲,在外面还是给沐英留面子,就像他初次成名的校场比武,和沐英比箭术,在箭术逊一筹的情况下,使出计谋射掉了沐英留在箭靶上的箭获胜,但是没有射落父亲所有的箭,只要得分险胜过父亲,就适可而止。

    在封建论理强压之下,没有人可以挑战孝道这个底线,沐春不可以,就连洪武帝和孝慈皇后也不可以,郭子兴收养了孝慈皇后,这仅仅是养恩,洪武帝再忌惮郭家,也要给郭氏封惠妃,给郭子兴立碑,还每年都派蜀王朱椿去溆州祭拜这个外祖父。

    沐春敢公然忤逆沐英之日,那就是他失宠洪武帝之时。沐春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宁可拔刀自割,也没有丧失理智去捅沐英一刀。

    洪武帝也因沐春这一举动而要沐英后退一步,别逼的太紧,比起齐王、潭王这两个胆敢攻打孝陵这等大不孝之举,沐春简直是个小天使。

    沐英远在西南,不晓得这桩皇室大丑闻,他只是觉得这次回来洪武帝苍老了许多,以为是孝慈皇后去世的缘故。

    沐英少不得安慰洪武帝,“皇上日理万机,还要为微臣的家务事操心,都是微臣治家无能,以后微臣会尽量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不会被沐春气到失去理智,总是吵来吵去,也吵不出什么结果,徒添烦劳而已。”

    他们父子和好,是孝慈皇后的遗愿之一。洪武帝见沐英服了软,很是欣慰,“他是世子,将来要继承爵位,沐家的威名也要靠他发扬光大。就像东宫太子,朕对他也有诸多不满,打过他骂过他饿过他,但朕的江山是为他打下的,在外头还是给他面子的。”

    沐英拱手道:“皇上说的既是,微臣记住了。”

    两个当爹都当的相当失败的老父亲能够交流的育儿经验实在有限,互相吹捧都觉得心虚,只得赶紧转移话题,到了国家大事上。

    沐英说道:“西南那边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当地土人语言繁多,沟通困难,民风彪悍,各自为阵,一言不合就操家伙举族血拼,为了一条河都能互相仇杀千百年,根本就不晓得还有官府调解主持公道这回事,总是死人。青壮年死在毫无意义的仇杀火拼上,微臣这几年效仿大明户籍制度粗粗统计了一下人数,云南偌大的地方,人口只有两百万。”

    “微臣在当地屯田,试种中原的粮食,就基本能保证军粮,自给自足,可见当地土地气候多么适宜。”

    “都是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要教化当地土人,晓得文明,得需好几代人的努力,况且当地土官众多,一些固执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