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壶中天(2)(第2/4页)  烟云易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之前的盛行。

    第四日,民间的孩童间多了一首童谣,其传播速度迅猛,在夜里便传入了宫中,传到了天子身边。

    “天地乾坤,万物可界;有缘之人,入壶成仙?”禁军副统领也得到了消息,喃喃了几遍,气恼道:“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连陛下都会了?”

    “回禀大人,这是民间童谣,有传言说那些失踪之人都是入壶成仙了。”

    “成仙?”副统领想到几日前城西形状可怖的半具骸骨,瞳孔一缩,难道成仙还要渡劫?不对不对,这成的是哪门子的仙,哪有入壶化仙只入半边身子的。

    与此同时,在各方之人探寻童谣出处之时,张婶的傻儿子发出了一声尖叫,“阿娘,他们不是成仙,他们是被壶吃了,被壶吃了!”张婶不敢让儿子冒风险,只得将半疯的儿子关在了屋中。

    第五日,童谣再起,这一次却是:仙门三座,东西一间;道消身死,羽化登仙。

    这一次的童谣,令整个皇城陷入了疯狂,人们或是抱着成仙梦,或是怀着一探究竟的心情,又或者是如卓相之类想寻找破案线索之人,总之,有不少人开始寻找仙壶,若非皇朝律法严苛,若非禁军大力镇压,只怕整个皇城都会因此动荡。好在曾经鬼的谣传虽在,可仙缘难求,不过半日光景,皇城便恢复了秩序,唯有来往穿梭的禁军在昭示着今日的疯狂。

    ——**——*——*————

    “仙缘?”修长白皙的指尖捏着玉壶晃了晃,里边的黑雾也随之变动,少年伸出两指,捏着玉壶盖子转过半圈,却终究没有将其打开。那两句童谣,让余下的玉壶成了众矢之的,皇城的每一个人,都成了幕后之人的眼睛。少年又把玩了一阵玉壶,壶壁的光影在烛火下愈发明灭不定,诡谲莫测,少年冷冷一笑,“呵,仙缘。”

    “不打开看看吗?”一道颀长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了烛火照不到的阴暗中,双手抱剑,狭长的眸中冷漠的目光仿佛可以刺破黑暗。

    “我可不敢奢求什么仙缘,”少年笑了笑,温柔也无情,“今天不早了,明日我们便去看看什么仙缘。”微冷的话语透露出的漠然,总是让人感受不到与他温和微笑相般配的温度。

    ——*——**——*————

    第六日,第三首童谣传入了禁军耳内:成仙路难,涅火朱雀;此间不复,龙翔九天。

    “辰时朱雀大街,最后一个仙门将会开启!”

    尽管皇城禁军一得到消息就立刻赶往朱雀大街,可依旧快不过本就身处民间的百姓,当他们赶到时,只见朱雀大街中央的朱雀雕像下摆了一个成年男子巴掌大的玉壶,莹润剔透,其中似有雾影重重,不断变幻,而玉壶前,是一套寻常百姓的粗布短衣,只是衣衫尚在,人却已然消失。

    驱散了在场所有的百姓,戴着一张黑色狰狞鬼面具的少司寇才戴上手套开始研究起那个壶来。

    “我觉得你最好不要打开,听说你是皇朝少司寇,还要审讯犯人维持皇城秩序我才与你说的。”不知如何避开众多禁军来到此地的南域男子这样说到,全然不在乎指向了自己的诸多长剑。

    少司寇略感兴趣地抬眸,漆黑的眸中没有身为司寇惯有的凶狠或冷寂,反倒有一层温润的笑意,“这是你的东西,那些童谣也是你传出来的?”

    “这不是我的东西,但除了我,少有人能控制他们。”南域男子蹙了下眉头,回答道,“那些童谣,前二者是我为了寻找剩下的一个壶传出,但最后的不是,”他把目光转到了另一个方向,那里遥遥走来了两人,“许是有人想借此童谣,找人来试试这所谓的仙缘。”

    走来的两人,前者一袭白袍,右半张脸上戴了个银制的精致面具,露出的唇角笑容温和,只是苍白的肤色给人以病态的感觉,但露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