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沧月遇故知(第1/3页)  霸权之锦绣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逸连忙转过头来,看到梅玉都陪着一位儒雅的年轻人走过来。年轻人躬身一礼,“殿下也在。”

    这个儒雅的年轻人萧逸有过几面之缘,他就是李道君唯一的门生唐子期。唐子期是京城有名的大才子,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曾在两朝为官,前朝时为李道君的侍读,可惜英年早逝。唐子期为人狂放不羁,多与文人墨客交往。自梅玉都来京后,两人惺惺相惜,常在一起交游。

    萧逸也素喜与文人交往,含笑道:“唐世兄这次是纵歌夜水,还是踏马南山?”

    “我这些懵懂丑事,殿下也知道了。”唐子期意外地脸红起来,“春闱在即,那些少年往事真是不堪回首。我这次本来特邀梅兄和世妹欲往沧月楼一醉,提笔赋诗,一展才情。殿下才名,也是名满京都,如不见弃,就请提点一二如何?”

    萧逸见梅若霜也在受邀之列,哪有不愿意之理,遂欣然答应。

    一行车马至沧月楼下,沧月楼是神州三大名楼之一,位于夜水之滨,楼高五层,乃前朝李正祥时所营建,历经百年风雨。文人墨客多喜登沧月楼,俯瞰夜水盛景,凭古吊幽思,发天地悠悠之感慨。楼中多有历代诗人题咏之匾额,龙飞凤舞。

    许多游客见德王亲临,皆主动避让,慕容婉为护萧逸安全,令武士把守住楼口,暂不准闲杂人士登楼。

    在第三层,唐子期早令家丁备了些精致的酒菜,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几,纸墨笔砚铺陈其上。萧逸背负双手在楼头眺望,夜水河像一条白色的缎带蜿蜒回转,千帆竞渡,一派繁忙。

    梅若霜令侍女小青带着焦尾琴,在楼头一隅焚香抚琴,雅奏助兴。

    梅玉都先端起第一杯酒,“殿下,唐兄,我们是作诗还是填词?”

    唐子期犹豫了片刻道:“诗以咏志,词多达情,令妹精通音律,就以填词让令妹度曲,岂不更加美妙。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萧逸对诗词涉猎并不广,但此刻他的眼中只有梅若霜,词作更容易让梅若霜用琴音展现才情,点头道:“就听唐世兄之意。”

    唐子期将面前之酒一饮而尽,“唐某忝为主人,抛砖引玉,先行献丑了。”说着走至小几旁,提起毛笔在纸上一挥而就。

    众人上前看时,是一首雨霖铃:月幽如梦,星繁似情,春夜驰骋。回眸往事烟雾,把酒言欢哽咽语。一路高歌泪眼,却行单只影。不怨遥途伤别情,只恨狂风吹月梦。有情自古多寂寞,又谁知胜过无情痛。白首甘于沉落,空留下满腔心病。万事悠悠,应是少年放浪狂性。便仅剩一脸憔悴,也有男儿姓。

    写毕,唐子期将纸递给梅若霜,让琴音演绎这首词的意境。梅若霜不愧是九音先生的弟子,不假思索,琴音便如水银泻地一般。众人听来,幽怨中自带一股豪气。

    萧逸抚掌大赞:“好一句应是少年放浪狂性,这倒极合唐世兄的为人。”

    唐子期淡淡一笑,“词者或不达意,但琴音清越,高妙,高妙!梅兄,该你了。”

    这句话含有挑战的意味,皆因两人都是本次会试夺魁的有力竞争者。梅玉都也饮干一杯酒,略加构思,提笔写了一首乌夜啼:无言听鸟啁啾,对含羞。眺望春江落寞锁清流。倚红翠,谁人醉?独罢休。自有闲情逸事在心头。

    这首词节奏较为欢快,隐含对此次夺魁信心十足。萧逸却对那句倚红翠谁人醉产生了疑虑,红翠当然指的是梅若霜,但以兄长的口吻倾诉这种话似乎过于轻薄。

    梅玉都双手捧笔呈给萧逸,“请殿下赐一墨宝如何?”

    萧逸本不擅此道,见两人各有才思,特别是见到梅若霜抚琴的模样,不禁遥想起夜水游船上的那个夜晚,情思喷涌而出。他接过笔,一气呵成,是一首蝶恋花:新月清霜沾玉手,笑面如花,俏立盈盈袖。脉脉含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