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把太子偷出去!(第1/3页)  笑傲大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刚一亮,宵禁解除、百姓出门活动,昨夜盗圣丢了个大包裹的事情也就莫名其妙的传开了。

    刚日出,青城派一行人就背了一个大包裹,风风火火的直奔广誉远大镖局而去,进门逗留了没多久就空着手出来了,一帮人说说笑笑回到酒店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青城派的人虽然嚣张,但出手大方,所以人缘不错,一入席就和江湖人士打成一片,吆五喝六的吃吃喝喝,聊些最近京城发生的大小事件和各种小道消息。酒店客栈是各类江湖消息的集散地,无论什么消息在这里都能打听得到,不管什么消息都是从这些地方传递出去的。

    谈论的最多的当然是盗圣的匪患,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文武百官,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而聊得更多的是传说中的辟邪剑法,说盗圣如何胆大包天、连锦衣卫指挥使家都敢偷,连皇宫都敢偷;嘲笑锦衣卫和林家如何丢了脸面,又谈论昨夜盗圣丢包裹的事

    林平之这时正在大内,与太子在豹房读书。

    皇上盛怒,太子也遭了池鱼之灾,这几天在豹房啃书学习,好不容易等到老师讲完论语,刚一离开,太子迫不及待的一扔书本,苦着脸道:“大哥!这日子没法过了!你快想想办法!”

    林平之道:“外边闹盗匪,连宫里都被偷了,皇上让你安心读书也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

    太子怒道:“困在宫中,和坐牢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安全我宁愿不要!我还巴不得盗圣把我偷出去!”

    林平之无语,你还真敢想。历代的太子都是这么在温室里长大的,就算你性格跳脱一些、爱玩一些也算不得什么,但是像这么无法无天、不遗余力的追求自由,在中国上下五千年里头,都算得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朵奇葩了。

    这种崇尚自由、渴望自由的想法在这个朝代就是大逆不道,更不应该出现在储君太子的身上,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皇上因太子不读书而着急欲狂,虽然生病在床,但一直没有放松太子的学业。但太子叛逆,皇上只能使出各种强硬手段逼迫太子学习。

    林平之同情道:“君主无才,国将不国,读书是国之根本,礼仪是朝廷之根本”

    太子怒道:“大哥不必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这里又没有旁人!你听听老师刚才讲些什么?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朱熹的学说讲的分明是‘存天理,灭人欲’,这显然是有违人的天性的!”

    林平之这回是真的大吃一惊,朱熹理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尤其是在明朝逐渐成为了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这个学说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他的学说中“禁锢人性”等缺点在很久之后才成了社会进步的阻碍,这种弊端在更久之后才被人提了出来,太子在现在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离不开他的聪慧,更离不开他天生热爱自由、向往自由的天性。

    太子说到兴头上,喝了一口水继续道:“读书有那么重要吗?着装礼仪有那么重要吗?是先有人,才有礼仪,而不是相反。岂能让读书和礼法成为压迫人的国策呢?”

    这些话林平之非常赞同,但绝对是大逆不道的话,所以只能安静的听着。

    “我厌恶读书和礼法,也厌恶毫无人性的君主之位。我所希翼之事,唯自由和快乐而已。他人对我的期望,与我何干?为他人而活,此生有何意义?我终其一生,将率真而随性。”

    林平之几乎击掌喝彩,他从来没有给太子教过这些想法、灌输过这些思想,这全部都是太子自己的思维,而林平之赞赏他不为了别的,只是单纯钦佩他的这种独立与自由的精神。

    “我不想如此而活,我要随我自己的本心而活。”太子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

    后世对朱厚照的评价是任性妄为、胡作非为,他登基之后从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