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满天下(第1/2页)  重生之一路随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场坪里已来了大人小孩好几个,大人都是妇女,随心老远就看清了来人中有两个“熟人”,其中有那天介绍贺玉兰情况的同伴,她身边站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

    农村里,住得近的农家是喜欢串门的,特别是平日处得好的几家,就更愿意到核心人物的家中串门,无疑,贺玉兰是随心那天见到的几个妇女的核心。

    看见贺玉兰一行人回来了,场坪里坐着的也起身,和站着的一起迎上去,两个“熟人”想看看这个时候上门来买西瓜的人是什么人。听贺玉兰婆婆说,他们是塘湾街上卖瓜认识的客人,听到这话,和贺玉兰一起去卖西瓜桃李的两个少妇心中已有了猜测,想赶紧证实一下,看看是不是那天那个看了就难忘的小伙子,他长得真够美男子、够英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词汇没上世丰富,不然就会用上世流行的什么“帅气”“帅哥”“帅呆了”“白富帅”等新词来代替“美男子”“英俊”这些老旧词汇了。

    两个少妇想起了那天见到的那几个姑娘,她们真是嫩得滴水!比很多好看的姑娘还好看。两人也清楚,农村里好看的姑娘其实也是挺多了,但是,往常觉得挺好看的农村姑娘与街上见到的姑娘相比后,就感觉农村的姑娘逊色了,农村姑娘确实少了她们的精致,还有少了她们的快乐,是的,少了很多快乐,农村里,能和她们相比的,应当只有在校学习的农村姑娘,这街上和乡下,差别真的大啊,两人想到了城乡差别。

    “玉兰,你生意好啊,有客人专门来买西瓜。”一位随心初次见面的大嫂羡慕地说道,她摇着把大蒲扇,留着短发,平凡的女性脸孔,中等丰满身材,穿着短袖衬衫的胸前鼓鼓,下面穿的是肥大的大裤衩,趿着拖鞋,是农村常见的不大修妆容的慈眉善目类形的中年妇女。

    “他们是对面塘湾中学老师家的儿女。”贺玉兰回答了她,明显的,这几个来她家乘凉聊天的妇女和她家相处和睦,各家平日里往来较多,是可以互相请动帮忙的人家。

    那天介绍贺玉兰情况的同伴看清了随心和青心几个,笑道:“是你们来了啊!怎么天黑了才来?”

    青心见了“熟人”也开心,忙解释起来:“大姐,我哥哥在帮忙搞‘双抢’,回家前,先来玉兰姐这里买西瓜。”说到这,想起还要桃子李子,就催随心道:“哥哥,你赶紧去摘桃子李子呀!”

    随心当然也想快些,都快晚上八点半了,聂群那帮小子在等着自己带他们练功,才开始学,自己这师傅不在,他们练起来肯定不得劲。还有秋容姐,今天没接她,她自己要走一公里多路了。

    秋容姐会骑自行车,找个什么借口送她一辆自行车呢?虽说骑车也累人,但不管怎样,还是比走路要轻松快捷很多,而且,她有了自行车,以后上学也方便了。

    贺玉兰听了青心的话,赶忙说道:“陈随心,我带你去。从屋后上山,桃树李子树都在后山上,后面有篮子。”

    随心听她叫自己姓名,清楚自己在西瓜地里摘西瓜时,贺玉兰和萍萍她们交流得不错,彼此的情况说了不少,不过,爸爸是塘湾区的一把手的事,看来还没有告诉贺玉兰,否则,语气会多少有些变化,这是历史形成的对“官本位”的敬畏。

    还是一行人上山,而且多了贺玉兰的两同伴,有小男孩的少妇叫王秋丽,另一个少妇叫季小雨,都比贺玉兰大两、三岁,跟着贺玉兰学种植,她们种的果树和西瓜现在开始赚钱了,与贺玉兰的关系自然更亲密。

    这小山就是贺玉兰她们所说的后山,此时视野里的小山加上来时的观察,这小山的形状位置在随心脑海里有了印象,小山应该和小河平行,从大河边开始隆起,象个牛脊背一样卧在这片旷野里,山上茅草跟灌木丛生,远处乱石丛中间或有松树和稀稀疏疏栽种的杉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