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长沙成廉见过主公(第1/2页)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修都。

    内城百姓安居乐业,城外匈奴各胡牧牛羊于外,好一副汉胡和洽图。

    蔡邕每日在学堂内教教书,然后就在王玢特意派出的亲卫骑保护下在四处游玩,玩得不亦乐乎。

    王玢除了将其为学堂制订课本外,还把张辽、高阿牛等人一股脑送到他身边日夜侍奉。

    朱屠夫、高铁匠、王木匠在得知王玢这个举动后,那一刻几乎感动的落下泪来,同时为三人重新取了名字,朱汉、高顺、王双。

    王玢在得知三人名字的那一瞬间脸都绿了,如果他们仨真是历史上记载的人物自己就赚大。

    朱汉,袁绍的打手,曾打断韩馥长子的两条腿,而被拉出去斩首以平息韩馥之怒。

    这里面要说没袁绍的放纵鬼才信,朱汉的死直接导致韩馥逃往陈留,自缢于张邈家的茅厕内。

    高顺,更不用说,吕布麾下第一悍将,独立于八健将外,陷阵营的主将。

    王双,曾跟过曹仁,又跟曹真,死于魏延之手,可谓悍将一名。

    相比之下,也就胡封名气小点,也许是窦封,不,窦辅。

    窦武的遗腹子是窦辅,史书明明有记载,最后还做到太守位,窦辅是被从事胡腾养大。

    胡封莫非是胡腾之子,春秋时公孙杵臼与程婴的故事在士族中广传,史载窦辅在荆州长大,并州的胡封恐真是胡腾之子。

    王玢不由龇牙,这帮士族为扬名真是有些病态,再看王木匠三人虽面上感激不尽,可丝毫不透一丝口风。

    王木匠三人在王玢别样的目光下不得已,王木匠作揖道:“公子大恩无以为报,吾等三人虽事下作业,可亦学得一身本领,愿卖给公子以谢恩。”

    古代识字难,而从师更难,尤其是名师的随从、书童都是精心调选过得。

    高顺、朱汉、王双三人学字于王玢,又有在蔡邕身边学习的经历,这说出去就是一大经历,举孝廉、秀才、茂才不敢说,出任一郡小吏绰绰有余。

    数代传承后,必然成为一方士族。

    当然这一切前提是王玢不造反,这几个月观察下来,王木匠能看到王玢所做,劝课农桑、大兴工商,看其报复不小,若说其欲造反,王木匠不信。

    每月拿出那么多粮食赈济百姓,又大兴土木,哪一样是枭雄所为?

    枭雄不应该是招兵买马,练兵以待时机吗?

    如今算不上四海承平,可也算大致太平,此时造反于塞外,无疑是找死。

    那他就是第二种情况,要想升官快,造反受招安。

    这事常见吗?

    的确很常见,前有匈奴,后有羌胡,无不以富贵拉拢其首领,如今王玢大肆裹挟匈奴部众,恐怕就是想借匈奴立身。

    如此一来就说得通,鲜卑崛起,北境危机,值此时王玢挟匈奴起,朝廷必以重金拉拢之以抗鲜卑。

    他们三人说不定临死前还能为自己的儿子们搏一个前程,让他们少奋斗些年。

    “不知诸位能为吾做些什么?”

    王玢饶有兴趣的问道。

    他留王木匠三人在此,为的就是今日。

    王木匠平静的道:“某等三人曾就职于绣衣,某重于谋划。”

    “某刺杀。”

    “某乃死士。”

    朱屠夫跟高铁匠前后说道。

    朱屠夫是个矮冬瓜,一般人会以为他胖的跳不动,的确能出其不意,高铁匠神勇异常,悍不畏死的情况下的确让人感到棘手。

    “好,既然三位投吾,吾就不会让三位埋没,三位可在城中随便挑选少年,不论汉胡,每人一百名,随便划地方,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总之一句话,一定不要辜负各位所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