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 缺失的县志(第2/4页)  归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饭过后,二人开工,王欣然自床上倚着床头看,吴中元坐在沙发上看,隋唐之后文字的变化就不是很大了,与繁体字近似,身为考古专业的辍学生,二人都没什么障碍。

    建国之前,国民都是崇信鬼神的,县志记载的都是古时候的事情,里面有大量妖精鬼怪的内容,如果放在现代,肯定不会允许出版。

    谁家修桥铺路,积德行善,晚年得子。某人残杀野狗,伤天害理,孩子早夭。哪个猎户放过了一只怀孕的母狼,后来遭难时得到了狼群的帮助等等。

    类似的事情在县志上有不少,真实性已经无法考证,不过有些根本就不合逻辑,想必是著书人为了教化世人,虚构所为。

    不过整体来说,类似的记载都是导人向善的,都是宣讲好人有好报的,用现在的话说,古人的三观还是很正的,虽然有点儿迷信,却至少有信仰,不像部分现代人,唯利是图,追求感官刺激,毫无道德底线。

    正因为有了这些记载,县志并不枯燥,还挺有趣味性。

    “幸亏咱们不是盗墓的,不然单看县志,就能找到不少古代坟墓。”吴中元说道,县志上还记载着谁谁谁死后埋在什么地方,有些方位和地点还记载的很详细。

    “国家对盗墓行为定罪还是太轻了,”王欣然翻了一页,看阅的同时随口说道,“对上交文物的个人奖励标准定的也太低了。”

    “是啊,文物承载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没有完整历史的国家是缺乏文化底蕴的。”吴中元说了句教科书上的话。

    “盗墓破坏的不只是文物,还有我们的历史,破坏历史的人就是千古罪人,”王欣然接口说道,“其实我们国家文物流失比你想象的要严重的多,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在近代的一百年间,我国至少遗失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地面文物,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洞窟文物,还有百分之十以上的地下文物。”

    “真有这么严重?”吴中元有些意外。

    王欣然点了点头,“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清朝末年被八国联军抢走的文物不计其数,抗日时期日本也搬走很多,破四旧时红卫兵又糟蹋了不少,到了近些年盗墓猖獗,埋在地下的多是金属类玉石类文物,这两类文物流失的最为严重。”

    “建国之前,老蒋也运走不少。”吴中元说道。

    “那不算,他虽然是反动派,却是中国人,台岛的那些文物也是我们的,不算遗失了。”王欣然说道。

    “你这话陈水鳖估计不乐意听。”吴中元笑道。

    王欣然也笑,但只笑了两声就突然止住了,拿着一本县志,将其中一页翻过来,又翻回去。

    “怎么了?”吴中元问道。

    “这里好像少了一张,前后不连贯。”王欣然说道。

    “被借读的人撕了吧?”吴中元不以为意。

    “县志不是每个人都能借的,就算读,也只能在图书馆里有监控的地方。”王欣然说道。

    “以前可没监控啊。”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没有接话,挪到床头灯旁仔细察看。

    见王欣然表情严肃,吴中元凑了过去,“怎么了?”

    “你仔细看。”王欣然指着两页之间的夹缝。

    吴中元定睛细看,只见在两页之间的夹缝里有一条极为细窄的书页残留,这表明这里的确少了一页。

    “断茬儿非常平整,不是撕的,应该是被人割走了。”王欣然说道。

    “对,断茬儿紧挨着装订的棉线,割走这一页的人不希望被人发现。”吴中元说道。

    再度端详之后,王欣然又有发现,“割走这一页的人非常小心,你仔细看,第二页上一点划痕都没有,这个人用力非常均匀,力道拿捏的很合适,用的工具也很锋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