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五章 煎熬(第2/3页)  归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方才重新沉淀,此时能够看到海底有一些白色的珊瑚和一些贝类,在距岛屿不远处还有一处冒着白色气泡儿的凹陷区域,这处凹陷可能是海底火山的出气口,也可能是地热的出气口,所发出的白色气泡想必就是组成心月岛周围毒雾的主要成分。

    有句话叫没有比较就没有痛苦,实则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幸福,身处海底的昏暗环境之中,吴中元开始庆幸自己不是被困水下,与外面的阳光明媚相比,这种阴暗封闭的环境实在是太压抑了。

    一个时辰之后,灵气屏障开始松动,岛屿随之上浮,片刻过后重新出水,再见天日。

    吴中元离开山顶,来到山腰区域,自其中一棵果树上摘了几个果子缓慢咬嚼,他的心情很压抑,情绪也很焦躁,这种心情很难用言语形容,有些许气急败坏,但更多的还是无可奈何。

    随后数日吴中元一直是这种心情,他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绞尽脑汁的思虑如何才能将消息送出去,大部分的想法都在推敲过后被他自己否定了,只有极少数的想法付诸实施,但尝试的结果令他越发焦躁,不行,什么办法都试了,都无法与自己的扈从建立联系。

    而今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守株待兔,等待有海鸟落到岛上休息,然后尝试俘获并利用海鸟传递消息。

    斟酌推敲与进行尝试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检验某种作法是不是正确的,斟酌和尝试最大的不同是自脑海里斟酌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而动手尝试需要付出代价,如果不成功就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

    这几日吴中元一直在推敲一些细节,主要是俘获并利用海鸟的细节,不能遇到一只就施展七窍灵通加以俘获,得耐着性子等到岛上海鸟成群再捕获一只,捕获的过程还要尽可能的不露声色,以免被窥觑在周围的魔族发现。

    有了前车之鉴,他再也不敢小看魔族了,如果岛上飞来海鸟就迫不及待的捕获并用来传递消息,很可能会被魔族察觉并拦截,这可不是普通的信鸟儿,而是他以七窍灵通捕获的扈从,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万万不能被敌人捕杀了。

    最初几日是最难受的,急切而焦虑,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尝试向外界传递信息。

    当所有办法都想过了,都试过了,也就彻底灰心失望了。

    灰心失望实则也是一种解脱,与哀莫大于心死是同一性质,不是逃避现实的苟且和懒惰,而是接受现实的无奈和正视。

    接受了现实不表示就不再焦虑,一个人能不能独自待得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性格,有些人天生喜欢热闹,喜欢呼朋唤友,这种人让他长时间一个人待着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二是状态,如果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再喜欢安静的人也待不住。

    吴中元就是后者,正值人族百废待举的紧要关头,身为主帅竟然被拖在了这里,怎么可能不焦虑,如何能够不忧心。

    每日忧心上火,但每天并不是只在忧心上火,实则自第七天吴中元就开始刻苦练气,他此时乃玉虚修为,只要再升一阶,晋身太灵,魔族便无法侵入他布下的灵气屏障。

    别看上灵与玉虚只有一阶之隔,却有着天壤之别,太虚,上虚,玉虚,皆为虚。太灵,上灵,玉灵皆为灵。再上还有太元,上元,玉元。

    虚,灵,元,一字之差,高下立判,玉虚晋身太灵并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飞跃,玉虚等同后世的地仙,而太灵等同后世的天仙,体内再无点滴浊气,可得永生不死。

    实则练气并不是吴中元唯一的选择,他虽然将天篆文册牢记于心,却一直没抽出时间推演参详,天篆文册乃万法总纲,包罗万象,参研天篆文册比练气更有意义,这一点吴中元自然知道,他之所以退而求其次乃是因为自己目前的心境并不适合推研天篆文册,没有一日不上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