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四章 朝局变(第1/4页)  医国王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岳扬起马鞭,轻轻的在追风的背上敲了一下,这家伙立刻就知道了刘岳的心思,撒开脚丫子狂奔起来,小虎也紧跟在后面,不过跑了一会儿之后就放慢了脚步,长途奔袭不是它的强项,再加上百相仍然在后面,所以它并不着急。

    呼呼地风声在耳边响起,刘岳的思绪好像又回到了自己两年前到长安时的状态,正是踌躇满志的模样。

    现在,这才过去了两年的时间,自己却变得有些老气横秋了,虽然成就很是喜人,而且也算是搜罗了不少人才,更是建立起了一支足以横扫四方的军队,可是总觉得自己少了一些少年人该有的飞扬跋扈,更多的是在费心思算计。

    刘岳很怀念自己懂事之后第一次到达长安的时候,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说狂妄的话,做跋扈的事情,少年心性张扬无遗,那才是自在人。

    疯狂的疾跑了将近一个时辰之后。刘岳登上了一个险峻的小山,吹着山风,心绪万千,他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方向偏离了初衷,也开始思考下一阶段的的蓝图是否要如期进行。

    大队的人马隆隆而来,刘岳从自己的思考中清醒过来,于他而言,或许走一步看一步才是最好的决定,这个世界或许不存在十年计划,五年计划之类的东西,因为今天情况是这样的,可明天情况很可能就会发生变化,所谓的计划跟不上变化正是如此。

    算了,不想了,三月已过,且看看这朝中局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再说吧,推动大汉进入工业化社会的脚步还是不能停,虽然详细的计划可以边走边制定,但是目标却要十分明确。

    此时的长安城中,那个万人朝觐的椅子上,坐着的是一个少年郎,刘启已经召过三公九卿,希望法尧舜,将帝位禅让给刘彻。

    这件事情他只是提了一下,可是他早早表现出来的迹象,那些公卿们也不是傻子,心中明镜一样,可是这样的先例在汉朝并不存在,所以公卿大臣必须三请,而作为接位者的刘彻也要三拒。

    满朝文武都非常的明白,刘启是要等着刘岳回来,然后让他参与这件事情,毕竟现在的这个大汉睿侯可以顶着大汉半边天,他手中管钱粮,管练兵,只有他参与这件事情,那这事儿的最终定论才能无懈可击。

    “陛下怎会如此行径,他龙体康健,明明可以再领我等继续开拓,却为何急流勇退!”

    “是啊,这样的举措,我等实难接受!”

    “魏其侯,您此次南征居功至伟,陛下又新有封赏,可谓圣眷昌隆,万一新帝登基,只怕这等福荫不能继续存在吧!”

    窦婴的府上聚集了众多门客,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朝政,都希望窦婴能够领头去劝说皇帝,毕竟他班师之后新任大汉宰相,话语权还是有的。

    “我去说?你们太高看我的分量了,等到那人归来,大汉说不定又要多上一位实权王爷,他的分量才是最重的,我只不过是陪衬而已,而且这个陪衬能够陪多久都是问题!”窦婴啜了一杯茶水,然后就甩甩衣袖离开了。

    登上自己的小阁楼,窦婴眺望东方,据信使奏报,刘岳距离长安不过两天的路程,皇帝特准带兵甲进长安接受检阅,自己回来的时候亲随不过也只带了十个,虽然封赏俱佳,可是相比于睿侯的圣眷,简直不值一提。

    “这大汉的天要变了!”窦婴一阵苦笑,回想起了日前在大殿之上,皇帝不顾众目睽睽,在自己汇报完战报之后,冷哼一声,重重说道:“据实奏来!”。

    当时,他心神俱裂,认为一个欺君之罪是跑不了了,可是当他将刘岳描绘的如同神兵天降之后,刘启畅怀大笑,连说了三声好之后,就宣布了他的封赏,弄得他一阵的如坠云中。

    同时,朝中的几个重要的位子也顺便做了调整,一些新的官职也陡然出现,不过窦婴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