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 图强(第1/4页)  大唐公主的小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人只是静静的相拥。

    不知道皇帝陛下的心思,也不知道多少人进谗言了。

    沈三问心里难免生出一些悲凉。

    人们总是习惯将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人看,将冷酷的一面深藏。所以越到危难时刻,情感和现实的反差就越大。

    公主这句话让沈三问很难受。

    两人若是能同甘共苦,自然是无需担心的。

    只有放手的那个人才会担心掉队的人先行离开。

    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大家。

    沈三问决定用愤怒掩盖悲伤的情绪,让自己不再触及这些不快。

    马车里度日如年,马车外风驰电掣。

    沈三问到来的那一刻,武则天退了所有人,只留下他二人。

    沈三问则是直接将公主也劝出去了。

    既然皇帝想要单独谈谈这件事,有些话没必要让公主听见,他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武则天对他此举很是欣赏。

    “陛下有何吩咐?”沈三问面无表情语气镇定。

    “朕想问问你,教育改革之事由你总领,你可愿意承担此事相关的责任?”

    沈三问立刻面色和气的笑道,“教育改革之事乃是陛下倡导,欲要让天下不再有白丁,乃是旷古绝今的改革,臣总领此事荣幸之至。但不敢居功,一切以陛下马首是瞻。”

    武则天又道,“昔日卫鞅变法反死于车裂之刑,汉晁错变法引发七王之乱,虽目光长远,功在千秋,亦难免灾祸,世人愚昧,着实可叹。”

    沈三问对答道,“孝文公图强奋进,卫鞅得以一展所学,奠定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秦始皇遂成千古一帝。惠王昏庸,景帝懦弱,所以令亲者痛仇者快,留下笑柄,都是昏君所为。吾观陛下绝非昏君。”

    武则天大笑,以往君臣奏对都是她用丰富的历史知识折服一众臣下,向沈三问这样直言反驳的少见,沈三问的性子也不是这般强硬,看来这次他是已经有了主意。

    “你打算如何?若民情汹涌,朕没有明君手腕,不如退位让贤以慰天下?”

    虽然她是笑着说出来的,但在沈三问听来犹如索命之言,从来没有帝王愿意主动退位让贤的。权力是没有解药的剧毒,中毒的人只能饮鸩止渴。

    “陛下多虑了,遇难退位那是昏君所为,臣观陛下乃是前无古人的明君。改革也并不是一定要流血,秦始皇改分封为郡县,汉武帝设推恩令,不就没有大难发生?

    秦始皇焚书坑儒,下场在前,无人敢反对,汉武帝军权在握,藩王无力抵抗只能接受现实。

    君强臣弱,臣强君弱,大周如今君强有为,无需担忧。

    内臣外将之乱皆无大患,陛下何惧之有?只要帝心如铁,天下谁敢冒犯?

    陛下能让世家陷入如今的境地,他们还能翻天不成?”

    武则天收起脸上的笑容,向他扔了一个册子,严肃的说道,“整个天下早就没有朕的对手,世家早就不足为惧,只是如今寒门与世家联合起来,百姓又相信谣言,财政吃紧十分棘手,朕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而已。”

    这最坏的打算就是把我推出去?多不公平啊!

    沈三问赶忙说道,“寒门都是小户人家,没那么足的底气,改革跟他们也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只是看到平民都反对,所以人云亦云,给世家助长士气而已。

    臣已经有办法让天下人看到世家的险恶嘴脸,筹备差不多妥当了。”

    武则天问道,“你最近收了三个弟子?”

    沈三问忙摆手否认,“谈不上弟子,让他们给我办事罢了。”

    “你教了些什么?”

    沈三问回道,“教他们如何将教育改革的事情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