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无能的乌豺(第1/3页)  带着小城回史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函谷关的城墙只有九米高。

    朝林城初建的时候,它最初的设计是为了防御野兽和拿着棍棒的野人的,所以城墙高度只有七米,其中一米还是女墙的高度。

    后面的年月里,随着十方部落的崛起以及差岭等部落的壮大,有人觉得朝林城墙不够高,便加高到了九米。于是华夏的所有城墙最高不超过九米便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这种城墙的高度和后世的那些大城比起来是大大不如的。但林迹觉得实在是没有加高的必要了。因为这个时候热武器出现了。

    倒是西戎这十几年来新建的城池一座比一座高。神光城墙便被加高到了十二米。关中的狼台城则被建成了十五米的坚城。

    函谷关城墙高度虽然只有九米,不过依山而建,下有十几米宽,几米深的护城河。要攻打下来并不容易。

    在此之前,乌豺从不担心城墙高度的问题。他手里虽然只有三千人,不过他有信心将西戎的百万人拦在关墙之下。

    但现在他却有些患得患失起来了。钱面佯到了函谷关开始进行清洗,那么很显然,那是林迹要来了。

    就算在这里成立了战时情报中心,乌豺也不觉得别人能够使用钱面佯。毕竟钱面佯是林迹的耳目,这些多年来从没有改变过。

    想到这里,乌豺立即召集自己的手下开会,安抚自己的下属,同时要求配合清查,要求以最好的面貌对待战争。

    王国这些年来对军队管理极为严格,除了个别基层官兵有些问题之外,上层军官基本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因此清查并没有对士气产生什么影响。

    钱面佯的到来,除了带来清查之外,也带来了更多关于西戎的信息。

    炽中为了这场战争准备可谓充分之极。

    粮草方面,炽中准备了足足够西戎两年所用的粮草。这些粮草分别囤积在神光城和狼台城。可见炽中并没有打算对华夏一蹴而就。而是准备着打持久战。

    军械方面,炽中的准备更加充足。他通过近十年的积累,所准备的军械能够给西戎所有人长短兵器各一件,所有的男人强弓一把,羽箭之类的更是用之不尽。

    西戎的养殖业也为战争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据说,此次参战的牲口以百万计。包括驴马象鹿牛等等。这些牲口出了提供足够的移动能力之外,当做军粮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时西戎也宣称自己拥有比华夏人更好的骑兵。马具渐渐传到他们那里之后,他们的骑射能力确实比华夏高出不少。因为华夏的军队里,骑射已经变成不是必要的训练项目了。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倒是保持着良好的骑射能力。但西戎人习惯性得忽略那些人是华夏的一部分。

    西戎的先头部队开始出现在函谷关几公里之外。这些人作为西戎的斥候,一个个纵掠如飞,在马背上能表演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同时骑射能力惊人。原野里的小兽被他们赶到函谷关外,往往会当着函谷关守军的面将这些小兽射杀当场,而后再捡拾起来呼啸而去。

    相比而言,华夏这边的士兵就木讷太多了。华夏没有在函谷关以西派出任何斥候,只要这些西戎的斥候不靠近关下正在施工的工事,华夏的士兵也任由这些西戎人在荒野上表演。

    增援函谷关的民兵看到这幅场景,多少有些郁闷。他们虽然知道华夏的士兵天下无敌,不过看着敌人如此嚣张而无动于衷,他们总觉得自己这边失了脸面。

    而一些对军队了解少的民兵在到了函谷关后,只分到了挖沟后勤之类的工作,也不禁有些担心。西戎人号称有百万勇士,关内的华夏正规军并没有增加多少人,增加过来的民兵没有抓紧进行训练也没有分发武器,只分到了轻便的衣甲和头盔,万一不敌该如何是好?

    不过当他们听说大王也将来这里的时候,顿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