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救人(第1/3页)  大明第一富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历史虽然有了如此大的变化,但是老朱家的孩子是有血性,虽说太宗皇帝武功不及其弟朱棣十之一二,但是血脉里遗传自朱元璋的武勇还是有的,在其即位后三年——宣文三年,就开始北京皇宫的营建,并于宣文十三年正式迁都北京,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绝没有因为历史改变而改变。

    时至今日,大明朝已然传承一百二十年,今年乃是显德三十一年,当今圣上朱祐乾乃是一代明君,在他悉心治理下,天下承平,国泰民安,北边蒙古虽然不时犯边,却也不敢大举来犯,南方的安南诸国也是十分驯服,称臣纳贡,不敢有异心。

    纪小岩休息了片刻,火堆也渐渐熄灭了,这才将剩下的烤兔肉找了个角落藏了起来。

    这寒冬腊月的,又是大雪封路,留在庙里恐怕不是长久之计,现如今得想个法子,解决生存问题,这可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情。

    纪小岩绞尽脑汁地思考起谋生的出路来。

    找个大户人家做书童,吃香的喝辣的,说不定还会被美丽的大小姐给看上呢。

    可是这十里八村的土财主们恐怕也不会招收一个骨瘦如柴外加严重营养不良的人做书童,此路只怕行不通。

    做点小生意,比如卖包子,卖烧饼,可惜没锅没灶没房子,身上除了用红线绑着,挂在脖子上的半枚铜钱外,实在是一文钱也没有,如何行得通

    难道还要靠乞讨度日

    不成,堂堂的七尺男儿,噢不,将来的七尺男儿,穿越人士,如何能靠乞讨为生,实在是丢不起穿越界一众前辈的脸,此路不通,也不能通。

    一阵北风吹过,纪小岩打了一个哆嗦,看向火堆,此时,火堆早已经熄灭了,边上的柴火也早舔完了。

    柴火柴火,纪小岩脑中电转,大呼道:“我早该想到的啊,大雪封路,不正是卖柴火的好时机吗?”

    说干就干,纪小岩吃饱了,休息够了,正好活动活动筋骨,开始在雪地外的树林里捡拾起柴火来。

    大约一个时辰的功夫,就捡到一堆柴火,看着眼前的劳动成果,纪小岩心中犯了难,这么多柴火怎么背得动?

    想了一会,纪小岩想到一个办法——简易雪橇。

    只需要两根稍长的木棍外加几截草绳,纪小岩就做成了,将柴火放在上面,拖着走了几丈,感觉很好,很省力。

    此时已是日上中天,纪小岩吃了剩下的兔肉,拍了拍衣服,从蒲团上站了起来,看着身后斑驳的土地像,又想起最艰难的时刻是在此地度过的,由衷的说道:“待到来日我发达了,给你重塑金身。”

    说罢,迈步而出,拖着柴火在一片雪白的世界里,渐行渐远,再不见一点影子

    青河镇乃山阳县治下数得着的大镇,加之地处通衢要道,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所以清河镇的商贸十分发达。

    纪小岩来到清河镇的时候,已经是日暮时分了。

    站在镇子高大的大牌坊前,纪小岩抬头看着笔力遒劲的清河镇三个大字,叹道:“这牌坊真大,字也好得很!”

    “哼,一个小乞丐,也敢评判状元公的书法,真是不自量力。”一个鄙视的声音传入纪小岩的耳中,他转身一看,一个身着青衫的书生,正满脸不屑地看着自己。

    纪小岩心下生怒,这书生真是个狗眼看人低得很,老子看过的名家字帖只怕比你吃过的饭还要多,我的电脑里可是收藏了若干张比这个字好的多的字帖呢!

    可是纪小岩毕竟是个见多识广的写手,对历史虽然达不到专家学者的级别,却也算得上精通,知道在大明朝,自己这个小乞丐可是下九流的角色,就是死在街头,也是喂野狗的份,如果言语冲撞了这书生,万一这书生再是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只怕要吃不了兜着走。

    纪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