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战争与治理 朝三暮四(第1/2页)  王朝悲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应皇元年二月,除了曹格北征外,还有另外一些事情令应皇皇帝陛下忙得焦头烂额。在吴国的挑拨下,内迁的燕国人和中土原居民发生了很多冲突,中土人士视燕国人为异族人和侵略者,而燕国人视吴国人为燕国人的奴隶,应皇皇帝陛下听从丞相叶不群的意见,对中土百姓下达收刀令,“由于屡次暴乱,中土百姓除了生活必备的刀,一切刀具上交官府,官府按照废铁价格给予回收,只要是中土百姓,不经过官府许可,不允许有多余刀具,但不包括草原内迁的人,因他们随时征调作战时需要,本条令截止日期为半年执行期,半年过后,只要没有明确使用目的刀具,皆处以没收,并罚款,拥有明显不合乎用图的刀具超过十把,视为谋反罪,当诛”。

    应皇皇帝又对各地下达意旨“朕视胡中为一家,无论胡中各族,朕皆一视同仁”。又让许多军队的新锐c燕国官僚,还有自己的宗族和中土士大夫联姻。还赐给许多中土士大夫燕国的姓,又给自己取个中土的名字燕学礼,一时整个北方都在传颂应皇皇帝的功德。应皇皇帝在治理东北路的各州上一直采取怀柔政策,逐步的站稳了脚跟,应皇皇帝采取一切措施,军心也趋于稳定,正北路在也速成率领的大军和北路大军夹击下,正北路各州势难生存,在应皇元年二月,正北路已经有一小部分取得胜利,燕国军队在南部的大军已经初步取得了根据地。

    在应皇元年二月份,又从北方草原传来消息,草原达旺c瓦力两个部落,为了牧地,再起争端后,这次被应皇皇帝派军队消灭,以前也有过争端,被回里不斯可汗调解了,还命他们继续掌管所部,这次再起,还大规模的刀兵相向,应皇皇帝非常震惊,召集群臣和大小首领议事,都主张严惩犯事的人。应皇元年三月,应皇皇帝这次决定采取非常措施,押解两位部落首领到方英城来,先审问再定罪,可能两位首领知道怎么回事,拒绝来方英城,应皇皇帝派去的官员空手而回,应皇皇帝议定直接派兵围剿,随着东北路稳固,现如今应皇皇帝实力今非昔比,再不像以往那些可汗直接调解,维持平衡,身边有大批的文臣武将,有草原的群英和中土的人才,再不像以往那些可汗直接调解,就算不称职,也会从家族中另挑人担任,来维持各方势力平衡,可汗像是盟主或者象征,两位部落首领拒绝来方英城,反而给应皇皇帝口实,直接派兵围剿,两位首领惊慌失措,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可汗会派兵围剿,他们组织兵马抵抗,后是逃离。之后应皇皇帝派官员管理此地和部族,这些官员有的也是自己的宗族和大臣,互相牵制,反倒没有了世袭权,要接受一般官员的考核c调任。

    大小首领知道之后互相串联,应皇皇帝跟各位首领再次强调,我们都是一家人,燕国的宗族分封制国策永远不会变,任命官员也是尽量以自己宗族里面的人来任命,各首领这才放心的下,以后小心翼翼的,再也不敢犯事了。

    曹格北伐之后,自己做镇北部的琳达州,命东北路的各州打开城门,让自己所部进驻,和北方燕国决战,各州非常抵触,进入交战状态,到仁宝五年四月,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东北路各州夹在李天霞所部和燕国军队中间,不是被吞并,就是投降燕国和李天霞所部,燕国和李天霞部中间的缓冲地带没有了,燕国军队和曹军进入了交战状态,燕国不得不面对三面作战。应皇皇帝陛下和群臣猜想,李天霞是想趁燕国立足未稳,又主力西移,夺取东北路南部各州,从而把燕国驱逐出去,应皇皇帝命南部各州集中兵力使用,又从西线抽调兵力,派叶部首领努里常所部驰援,终于抵抗住了曹格所部,之后双方各有胜负,一时难以决定胜负。

    在东北路南部的曹格军中,王军和李雪琴时常有书信往来,在李雪琴的激励下。王军在曹格部将中功第一,是个文武双全难得的人才。大家似乎都默认了王军和李雪琴的关系,也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