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快发展(第2/3页)  抗日之战将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渐渐稳住。德军高层也终于认为跟中国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主动出让了部分技术,虽然这些技术并不是世界顶尖的,但是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这些技术已经足够了。

    “记住了,根据这些技术研究出来的东西一定要保密,在没有得到大规模的运用之前,所以的技术就当我们没有过!”

    廖凡叮嘱所有参与研究新式武器的人,从喷气式飞机到V2火箭,虽然在有些技术层面上还不成熟,但绝对已经领先于世界上两个头号强国。

    “如果我们的工厂设备跟的上该有多好!”

    工业的落后限制了技术的发展,虽然技术先进,没有配套的工厂,根本不能够让产品成型。尽管廖凡已经要求降低产品的质量,让产品尽可能的跟他们的工厂相配套。

    当然沈正文他们也造出了第一架飞机,飞机是降低要求之后生产出来的,不过这架飞机还没有飞上天就已经成了一堆零件。

    航空发展对工业要求太高了,太行山生产出来的钢含碳量太高,钢铁太脆,飞机在地上跑的时候受到剧烈的颠簸之后,就变成了一堆零件。

    “不要灰心嘛,我们还有时间,一点点失败而已,而且不是你们的失败,是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廖凡当然知道他们的短处在哪儿。

    虽然有苏联帮着他们建立起了一些工厂,但是整个工业化体系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完成的。

    “凡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材料!”

    沈正文他们已经降低了标准,而且还从所有的工厂中挑选出了最好的材料,出现这样的结果让他们真的心里不好受。

    廖凡看着沈正文深陷的眼窝,心里充满愧疚,他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沈正文,终于有了技术,但是他们却没有合格的材料。

    “从河北到平津地区我们的工厂已经在建,给我半年的时间,保证给你们解决材料的问题!”

    廖凡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河北和北平把他们苏联人的工厂模式建立起来。苏联人在被德国打的这么惨的情况下,在发起反击之后,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工厂生产,就是依靠的完整体系。

    在苏联人撤离之前,苏联人已经在山西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工厂,虽然缺少核心技术,但是依照葫芦画个瓢廖凡还是能够做到的。

    工厂如雨后春笋,大量的人员被培训成工人,当然这是太行山组织的,工人由他们进行统一培训,然后在安排进工厂,最后将工厂承包给个人!虽然这样让太行山花费了不少钱和精力,但这在短时间内为将工厂缺少的工人给补充完整。

    结果用了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太行山成功的复制了一套苏联人的工厂模式,当然复制出来的东西比苏联人的差点,但是在华北地区终于有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当然最高兴的非沈正文莫属,因为他们的第一架试验机也终于成功了,至于飞行员是重庆安排过来的。廖凡把这些飞行员都送进了保定的军校,负责培训更专业的飞行员。

    “喷气式飞机?我们能行吗?”

    当廖凡跟大家提出喷气式飞机概念的时候,大家都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因为在他们的构想里,这样的飞机速度太快了,如果掌控不好,起飞和作战的时候没有多少问题,但是在降落的时候必然容易出现非常大的事故。

    而且德国人的实验结果也证明的了这点,喷气式飞机战斗力确实强大,但是百分之八十的坠毁就是在落地的时候,而且中国的技术方面更是落后于德国。

    “别人不敢尝试的,我们更要尝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突破局限,最先迈出这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距离世界强国更进一步!”

    在整体落后的状态下,廖凡想要的就是弯道超车,如果总是跟在别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