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漠河府(第1/2页)  误入一六三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启禀皇上,众位王爷,如今局势,我大清应北防南攻,挥兵南下,包围大明京师,围而不攻,吸引大明各地发兵勤王,给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以喘息之机呐,总之一个乱混混的大明总比太平无事的大明要好得多。”

    黄台吉听后说道:“先生一席话,胜过十万雄兵,只是那东夏如利剑悬于头顶,朕睡不踏实啊”

    多尔衮说道:“皇兄勿忧,那东夏不过凭借船坚炮利,据守混同江而已,如若南下辽东,其陆军不过尔尔,臣弟让他有来无回。”

    “睿亲王有理,细细想来,朕也觉得东夏陆军不过凭火器坚守寨堡而已,敢于与我八旗铁骑冲锋陷阵着不过杨贼亲兵一万而已。大清就以范先生之意,从长计议,散了吧,朕累了。对了,辽河,浑河上还要多修几座石桥,以防东夏战船来袭!”

    “吾皇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婉娜拉开春之后,便前往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交汇之处修造漠河城,并不在后世漠河一带,而在其上游几十公里处,辖呼伦城,尼不楚,赤塔等县。

    在漠河江北一带,为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布里亚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索伦汗国,在那个时空中,黄台吉会与今年发兵黑龙江,打败索伦汗国,改建为索伦部。

    而在这个时空中,由于东夏国的存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显然不可能发生。

    索伦汗国的统治阶层其实为与蒙古黄金家族世代联姻的弘吉剌部分支,其首都在东去漠河一百多里的黑龙江北岸雅克萨,雅克萨为通古斯语,意味河流转弯之处。

    大明永乐年间,索伦汗国为大明藩属,其国有大小二汗,大汗统治额尔古纳河口到结雅河(精奇里江)一带的广大区域,小汗统治着额尔古纳河支流根河流域。

    南与蒙古诸部为邻,北接勒拿河雅库特一带,西到贝加尔湖东边,与布里亚特人接壤。

    七八十年前蒙古阿拉坦汗的巴尔金公主嫁给了索伦汗国的太皇太极汗,受蒙古影响,索伦汗国贵族皈依藏传佛教。

    此时索伦汗国的大汗称阿尔克巴图尔汗,名叫博穆博果尔。

    从崇祯九年开始,索伦汗国就与十方集团有所接触,十方集团公平交易,索伦部从中获得了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像盐巴,铁锅,木碗等物,其贵族更是获得了各种高级商品,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还得到了一面宝镜。

    而十方集团通过与索伦汗国的贸易中获得了珍贵的山货,裘皮,像红狐皮,水貂皮,紫貂皮等。

    另外十方集团又在精奇里江下游的海兰泡移民无数,建造藏传佛教寺院,索伦部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大多皈依。

    东夏自与索伦汗国的商贸往来中,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而婉娜拉上任漠河知府,除了要建设漠河城,作为东夏商人沿额尔古纳河南下呼伦城,或者沿石勒喀河西去尼不楚等中转基地,之外还担负着和平招抚索伦汗国的重任。

    考虑到索伦部有着不到两万的军队,其战斗力极为强悍,甚至超过了满清八旗,只是兵器过于原始,为了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婉娜拉此行不仅带着数千行政人员,第一建筑公司的数万工程技术人员,还有三万陆军,一百艘战舰。另外资政院计划在漠河复原佛教圣地--蓝毗尼园,作为东夏国重大工程之一,还有庙宇建筑公司的上万工匠及数百僧人随行。

    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婉娜拉已经不是那在阿瑜陀耶城表演孔剧的小女子了,不仅在“行政人才培训班”上学会了汉语,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知识,而作为余漫兮的妻子,余漫兮又对她做了专门培训,更重要的是,婉娜拉的身后站着同行的数千行政人员,数万工匠,军队。

    婉娜拉一行,乘着船队溯流而上,一路上风光旖旎,黑龙江上万千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