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五章:大周朝的谎言(第2/2页)  崇祯本科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京举办一场祭天大典,以示万民我大明的正统。”方岳贡第一个说。

    “臣以为尽快印刷一批传单和告示,告诉百姓不要相信这些谣言。”顾炎武说。

    ……

    七嘴八舌的,会开了一个时辰,最终的方案也定不下来。

    朱由检之所以没定方案,朱由检是这个时代对舆情的处理方式过于粗暴简单,无非是以牙还牙和连根铲除。

    内阁的意见就是朝廷出名一边反驳一边派大军围剿,只要抓到谁传播,立刻砍脑袋。而且举例各朝手段,简单有效。

    朱由检忽然想起了清后期的“太平天国”,那一场导致两亿国人死亡的动乱。所以,朱由检拒绝了。

    流言止于智者,但是能让流言消失的却是时间;让谎言停止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说谎者闭嘴。

    “爱卿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朕决定:派十六军进秦岭抓捕地方渗透人员;三省各级衙门抽调人手组成工作组到和陕西相邻各县、乡镇,宣传朝廷的政策,安定民心;通知阎应元,第一期优秀学员的实习工作岗位可以确定了,就拿着一次的谣言练手,对三省重要地区的可疑人员展开抓捕。”

    朱由检胸有成竹,玩这一招,他根本不用传统缴杀的手法。吴三桂等人无非是利用了这个时代朝廷对基层控制力弱的漏洞,后世多的是强化基层工作的办法。

    大明政权的实际统治力才达到县一级,所以才有县令是父母官;民国才能下达到乡镇,村里还是族长制;而我兔玩的可是村委会。

    “皇上,这会牵制朝廷大量的官员。”方岳贡听了心里发慌,按照这种人手布置,朝廷每个月需要发下去的官员俸禄会增长几倍。

    如果全国照此执行,户部的财政根本负担不起。所以,后世有人说唐朝时期官员才多少人,后世多少人如何如何。这一点根本没有可比性,大明一个县也就县衙几个末流小官算公职人员,而后世一个乡就比大明的一个县的公务员还多。

    如果不想如此,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学米帝,朝廷职能部门采用聘用制。朱由检就是打算采用聘用制,起码教育这个第一个大规模推动的部门,从一开始就采用的聘用制的。

    接下来的公共安全,也将采用聘用制,那些立功授勋的,才是各地负责公共安全的领导者,其他的都是聘用人员。

    “方爱卿,只是暂时调用,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吧。朕只是不想再妄杀百姓了,这些年死掉的人太多了。”朱由检确实不想过多的杀人,经过动乱的大明损失掉的人口实在太多了。

    “请皇上明示,抓捕到的人怎么办?”黄宗義问。

    “处以对应的苦役年限代替他们的罪行。”朱由检想都没想就回到到。

    黄宗義心里立刻若有所思,他从这一刻才开始对国家架构有所触动,这一点是谁也不知道的。

    朱由检不知道历史上的黄宗義是什么时候思考这种问题的,但是这一次是真正从这一刻开始的。因为一个国家架构的设计,不只是层次架构,还需要对应的制度和法律来支撑。

    朱由检无意之间说出的法律手段,让黄宗義开始开窍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崇祯本科生》,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