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心照不宣(第2/3页)  崇祯本科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她爹强多了,从小底子打得好,又有两位高手在身边,将来万一遇到危险,不需要人保护。”方怡依旧是那种口吻,不咸不淡的鄙视了朱由检。

    九儿身后那两个女高手始终默不作声,好像这些话跟她们无关,矗立着纹丝不动。

    “父皇可能要走一趟湖广,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三个便宜孩子中,朱由检最喜欢九儿,这个姑娘很懂事,又活泼可爱。

    “能不能带上我?”九儿一愣,试探着问朱由检,手捏着另一支空荡荡的水袖。

    “有点危险,恐怕......”朱由检有些为难,看九儿的神情,估计是又想起了京城的事来。

    “我们会保护好公主的。”杨静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嘁!师姐你不就是想跟着他身边呗。”方怡的话让朱由检和杨静都闹了一个大红脸。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直接好不好?”朱由检被怼得下不来台,他有些怕这个女人了。

    “我反正又不去,我还没逛够南京城呢。”这一次,方怡居然不凑热闹,让人大感意外。

    “那成吧,有她们三个陪着你,父皇还是放心的。”朱由检和杨静对望了一眼,一对儿x男女心照不宣。

    只要在南京,朱由检最关系的事情当然还是方以智这里的进度。

    “已经改进工艺的材料有哪些了?”

    朱由检看方以智手拿包子,埋头坐在一堆的文书后面,放下手中的饭盒,盛了一碗稀饭,用手扒拉开方以智面前的文件。

    “你知道的,先从火药的配料提纯着手,提纯硫磺,硝石;然后又得到硫酸,硝酸,盐酸。用你给的化学元素表,以及一些公式,弄出来都不难。

    难的是产量太少了,只够我们这里用。”

    好吧,作为化工的基础,朱由检当然知道一切都需要从三酸两碱开始,他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很多穿越书里都很严肃认真的写了一堆技术型的章节来阐述这些东西。

    原来,任何东西的发现和发明,都是遵循一个合理的过程的。聪明的理工学院团队们,先从改良火药着手,顺着火药的原料,一条线弄下来,就解决了三酸两碱的问题。

    当然,如果这是一条常规的发展路线,估计需要几百年。问题就在于,朱由检已经指明了方向,他们只需要沿着这条方向走就行了。

    和朱由检预期中不同的是,这帮子人找到了捷径,只是不是一样样去弄三酸两碱而已。

    “玻璃呢?玻璃能不能造?”作为穿越神器,太多的明穿作者把玻璃当做头等大事来写了。

    “皇上,你是不是弄错了?老宋说琉璃这东西根本不稀奇,内务府一直都有制造。”

    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时期,历经绵延不绝的两千余年,至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藏古代玻璃器4000余件。

    康熙朝的单色玻璃是对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这时期的传世品,过去仅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雍正朝制作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品种是单色玻璃,为当时的主流产品。单色玻璃有“涅玻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

    “按照你说的办法,加入纯碱,试制了一些。你背后箱子里就是咯!”方以智指了一下,朱由检转身打开箱子,一堆瓶瓶罐罐露了出来。

    “你妹的。”朱由检从心底把某些人骂了一遍,真以为大明时代的科技有多落后,其实已经积累到快要迸发的时刻了,需要的只是一个指明灯而已。

    “高炉和转炉,也弄出来了?”朱由检不信了,这帮子人难道真这么逆天了不成?飘天文学_www.pia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