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孤胆知县(第2/3页)  崇祯本科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朱由检沿路慢走,发现城里秩序井然,市面繁荣,商铺林立,比东昌府繁华不少。这样一座小小的县城,却比运河边上的一座府城都要热闹,众人颇为惊讶。进了县衙,朱由检才听郑位谈起了自己的艰难。

    原来自从他接任知县之后,从西面就不停的有难民涌入。肥城是丘陵地带,比平原安全,又比山区肥沃。小小的肥城盆地,短短几年时间一下子涌入了几十万难民。原本只是一座小城的肥城,人口暴增,已经堪比大城的规模了。

    人口增加了,可是官吏还是那么多,外来人口和当地人又容易发生各种矛盾。郑位是左右挪腾,到处支应,勉强维持住了安定。却不料年初的时候闯军又来了。只不过闯军的官吏不够,眼睛只盯着泰安州,忽略了这小小的肥城县。

    后来,盗贼四起,各种骗子,强盗横行,山东自古出响马。郑位没有办法,为了保一方平安,就组建了肥城自己的乡勇团。好在他官声不错,老百姓都支持他,乡勇团一下子就成了附近有名的精兵。

    “你现在手上有多少兵?”这才是朱由检关注的重点。

    “六千三百五十二人。”

    “这么多?”朱由检吃了一惊,他想过肥城肥,可没想到肥城这么肥,比东昌府肥多了。

    “不然我维持不了这几十万百姓的安全啊!”郑位感叹道。他也不容易,一个县令管着一个州府的人口数目,没有点人,只怕早就乱成什么样了。

    一个人守着一座小县城,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年。中间还能保证所有人的安定,又还练出了一支精兵,身处在各种势力虎视眈眈之下的这个知县的能力让人刮目相看。堪称孤胆英雄!

    “附近几个县都是这种情况吗?”朱由检心里乐了,如果这附近的州县全都是这样肥,那自己这次可是发财了。搞不好都不用去南京,直接领兵北伐算了。

    “泰安州还是在闯军的手上,有一伙闯军大约两千人,驻扎在泰安,德州易帜的时候他们只是响应了一下,但是州府实际还控制在他们手里。南面的曲阜因为是孔府的地盘,老百姓不愿意去,都集中在其他几个县府。”

    “为什么不去曲阜?”

    “因为曲阜周围基本都是孔家的地,没有开荒的地方了,就算是开荒了,也还是算作孔家的田产,所以就没人愿意去白白出力气。”程先贞补充了一下。

    “孔家这么可能一家独占一府之地呢?”朱由检不理解,一个州府的面积是很大的,一个家族怎么可能全部占有这么多的土地呢。

    “孔家家主自然是占不了这么多,可是孔家还有其他分支,几百年下来,依附在孔家大树下的各个分支,就彻底的控制了曲阜。离开了曲阜,孔家或许没有那么大势力,可是在曲阜周围,别人也没办法跟他们抢。曲阜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王国了。”

    “原来是这样。”朱由检一下明白了,孔家作为世袭的无敌爵位衍圣公,从宋朝以来,已经繁衍了整整六百年。老朱家区区不到三百年都已经十万子孙了,孔家这六百年只在曲阜打转,已经是很能控制了。

    原来还是自己想当然了,肥城肥是因为地方好,没有既得利益群体,又土地肥沃。关键是有一个为民的好知县,百姓全都朝这挤。其他地方可没这么好的条件,只能说肥城是个特例,属于大势下的一处好运气的地方。

    “能不能把泰安州拿下?”朱由检惦记着是泰安州,那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问题不大,闯军才进驻泰安州不足两个月,又没有官吏施政,我们只要打起太子的旗号,是可以得到周围百姓的支持的。一旦围城,闯军只能是孤军一支,守不住的。”郑位继续说:“我一个小知县的号召力没那么大,但是现在有太子在,太子的大旗足够了。”

    朱由检一路上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