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九章:朝鲜对日本的战争(第1/3页)  崇祯本科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实话,欧洲现在还真没有可以让大明惦记的东西,除了人口。

    鸦片战争就是因为东西方贸易的不对等,才导致英国要把鸦片输入中国,以减小贸易差。

    朱由检当然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所谓进流入对经济也未必是好事。大明可以出口更多的商品,但是欧洲如果没有对应的流入,势必对经济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朱由检首先想到的是欧洲的人口,如果大明想引进人口,欧洲的白色人种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相反跟大明肤色相近的美洲土著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欧洲人用来干什么,当然是用来在战场上当炮灰用。欧洲人没有国家观念,他们只追求金钱利益,自然是最好的雇佣兵。

    1654年就这么过去了,大明也没有发生太重大的事件,一切平稳。时间很快进入1655年中。

    朝鲜对日本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难分难解,你死我活。日本人在牺牲精神上是值得尊敬的,在朝鲜军队攻入日本本土之后,整个日本都动员了起来。

    山娃子团的正对面,日本人已经发动了多次s式进攻。朝鲜军队已经伤亡三分之一了,山娃子从望远镜里已经看到日本兵阵地上已经没有什么生机了,这才下令肉搏进攻。

    然而,当朝鲜军队进攻到日军阵前时,荷日军阵地说立刻响起了喊杀声的咆哮。日军又一次发动nn击了。

    一个日军浪人一把保住了一个朝鲜士兵,然后引爆了身上的,瞬间三个人化为一滩肉泥。

    “这种打法打下去,最后只怕这些朝鲜兵会受不了的。”作为副团长的汉子提醒山娃子注意天气变化。

    “基础理论不突破,整个行业的技术就跟不上来。同样是枪管露气的事,燧发枪的要求比栓动bn的要求低得多。”朱由检说。

    “千年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改变的,能教格物之学的老师严重短缺且水平不够,就算现在天天不睡觉现教也教不出来啊。”方以智补充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前不重视格物,是因为没有发现格物的好处。要想让格物之道发扬光大,在推广上就必须有所倾斜。

    现在朝廷拿下了南洋之地还需要巩固,正好借机发展造船业。造船行业需要用到大量的格物之学。

    索性就朝这个方向倾斜,等到把下一代人才培养出来了,再从海里转回来。教书育人是一个亏本的事情。朝廷以前为了照顾人制定了不纳税的政策,导致了大量百姓拿着土地投靠举子。

    这是弊端,不能因为读了几天书就当霸王。以后朝廷的教育不能一味指望朝廷倒贴,要考行业来支撑。就先有造船业来支持适合造船技术发展的格物之学吧!”

    朱由检一口气说得口干舌燥的,赶紧端起茶碗猛灌。穿越也不是万能的,大明就算是有朱由检带来一点后世的先进知识,也不能说整个社会就此大发展了。

    什么事情都可以跨越式发展,唯独教育不行。一个时代如果没有教育支持,想一下子就发展出几百年的成就,那还真真是扯淡了。

    “炼钢的技术发展现在很慢,老臣愧对皇上”宋应星嘴巴蠕动几下,有苦难言。

    “别这样想,宋爱卿已经做的很好了。”朱由检赶紧劝住。

    炼钢看起来容易,实则相当困难。炉温的提高技术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小炉到大炉也不是简单的把炉体扩大。

    很多里写炼钢,只要一实验出来,然后一两年钢产量直逼二战的米国,再过几年中原大地就能跑火车了,而且还能从新疆修到中原,从河北修到关外。

    胡扯!

    能用小炉实验出的钢产量,怎么支撑一条铁路的用钢量,建一万座小炉子吗?

    钢铁洪流听起来激动人心,可惜钢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