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三郎遇旧(第1/2页)  开唐圣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圣历元年(698年),三郎已经虚随十四岁了,这年武承嗣c武三思对武则天要求册封自己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

    武则天犹豫未决,当时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武承嗣c武三思为武则天之侄,李显c李旦则为武则天之子),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

    又劝武则天召还李显,自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c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

    控鹤监内供奉吉顼c张易之c张昌宗都曾请求武则天立李显为储君,皇嗣李旦亦请求逊位于李显。

    在来自各方面拥护李唐的压力下,武则天进一步认识到人心所向的是李唐宗室,如果再一意孤行,就会有丧失人心的危险。

    而在后来一次征兵中,“初募兵,无有应者,闻太子(李显)行,北郊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此事更加说明李唐才是众望所归。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武则天最终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

    这一年,李隆基在内殿,认识了一位和自己大小差不多的刚进宫的小太监,两人一见如故,李隆基入定查看,才知道这个小太监就是自己的弟子如诚。

    现在叫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名元一,长寿二年(693年)因岭南流人谋反案年幼被阉割。与同类金刚二人于圣历元年(698年)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入宫,武则天嘉赏其聪慧机敏,年幼仪美,让他在身边供奉,后因小过,被鞭打赶出。

    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高延福出自武三思家,高力士于是往来于武三思第宅。

    李三郎遇到高力士,内心无比高兴,可是没有想到,如诚重生竟然变成冯元一,如今的高力士,又被阉割成为太监,真的有点哭笑不得,还好,这样就可以时时刻刻陪伴在自己身边了。

    当时即对高力士点化,高力士灵明不昧,当即醒悟,忆起前生之事,就抱着李隆基放声大哭。

    当时李隆基就让高力士回去,密切关注宫内变化,随时通报情况,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安全,等时机成熟,里应外合,夺得天下。

    高力士也点头同意,李隆基又千叮嘱,万叮嘱说:“力士啊,你一定要先保住自己安全为第一,再就是一定要练习功夫,并深达佛法,恢复法力,才能自保,而后才能争夺天下。”

    “好的师父”,高力士说。

    “力士,你今后就叫我今生的名字吧,免得造成不必要影响,学佛人当知名字不过代号而已,不必执着,有人场合你该称呼我皇子就称呼皇子,平时我们两个人,你可以称呼我为隆基,或者师父。”李隆基说。

    “这”高力士还有些犹豫。

    李隆基打断高力士说:“不必这样拘束,你我是从二十一世纪重生而来,又同是弥陀弟子,何必受此规矩约束呢?”

    “好,谨遵师命,就叫你,师父,隆基,哈哈哈这样才自在。”高力士冲过来搂了搂李隆基,赶快又松开,探头探脑的左右前后转了一圈,看看有没有人看到。

    “好了,力士,你先回去,看紧武氏家族,和朝中大臣的动作,随时汇报情况。同时多联络势力,壮大我们的队伍。”李隆基说。

    “等我再出阁,任官爵之时,拉起势力和队伍,里应外合,一统天下。”李隆基拍了拍高力士的肩膀,鼓励说。

    “好,师父,幸不辱命”。高力士说。

    “好弟子,出来时间不短了,赶快回去,机灵点,在老太太那里。”

    “好,力士走了。”高力士说。

    “去吧。”李隆基难舍难分的挥挥手,眼泪掉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