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2/3页)  大宋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目的弄清楚,纵使全身而退,此次安南之行也是白跑一趟,还浪费将近一个月时间,回去之后又如何交代?

    想来想去,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宣威军就不得不冒些风险。

    杨丛义暗自打定注意,这险值得冒,也必须冒。

    升龙城方向过来的安南军必须拿下,这是杨丛义给宣威军下达的命令。

    两艘战船随即向北方开去,在离河静十里之外停船靠岸。

    一千余宣威军即刻登岸,悄悄向北方潜去。

    一个多时辰之后,在河静城北边的一片森林里,宣威军分几部分埋伏在道路两旁,只待升龙方向来的安南军队进入伏击圈。

    对这场有心对无心的埋伏战,杨从义已经做了一些具体安排。

    把整支宣威军分成三部分,杨丛义亲自带领五百人迎头硬撼安南先头部队,拦住升龙赶来的军队去路。张彪带领三百人,前出五里,选择险要的地方,埋伏在安南军队必经之地。剩余两百人,在这五里之内,前后军之间,以火为单位,随意潜伏,他们每人都携带有不少霹雳弹等*武器。

    只等天亮,再观察一番地形,略作调整之后,就等升龙来的安南军队进入埋伏圈。

    如此这般的一场伏击战,纵使安南军人数是宣威军三倍之多,杨丛义也并不是特别担心。最坏的结果,若此战不胜,宣威军有霹雳弹掩护,也可从容退回海岸,登船离开,安南人也拿他们毫无办法。

    宣威军手中有霹雳弹这种*武器,安南人手里没有,不管他们军纪多么严明,一轮霹雳弹丢过去,安南军怕也要肝胆俱裂,阵型凌『乱』,到时候胜负还是两说之数。

    至于进攻时机,杨丛义并没有太多考虑,只需要等安南军进入埋伏圈,一旦到了他面前,就是发起进攻之时,张彪等人带领的其他宣威军随后跟上就是。

    一旦遭遇,是成是败,全凭临阵机变和将士士气。

    打伏击的一方,心理上原本就有优势,武器再精良一些,信心也就更足。

    宣威军难得遇到这种打仗的机会,是以将士们士气正旺,都想捞点军功,挣点钱。杨丛义在战前就说了,干掉的敌人越多,奖励就越丰厚,打仗不光有饷钱,还能额外挣钱,积累到足够的军功还能当官,这样的好事在大宋可不多见了。

    军士们躲在暗处,磨拳擦掌,蠢蠢欲动,整理军甲,检查武器,只待大干一场。

    一个多时辰之后,正值太阳初升之时,森林里过来一支军队,正是从升龙赶来的安南军。这比李全预估的时间,大大提前,若不是杨丛义命令趁黑埋伏,再稍晚一些,他们便会开进河静城里,到那时宣威军便再无机会,。

    张彪埋伏在丛林路边,他们首先发现安南人的军队。整支军队士气不旺,军士看起来疲惫不堪。

    从升龙到河静城,少说也有七八百里,全都是山路,看这模样,他们似乎是想一口气开进河静城。

    这支军队以步行为主,但也有不少人骑在高大的动物上,那动物高达丈许,四条腿如圆柱,耳如筛子,鼻子长达丈许,口中有两个雪白巨大的獠牙,偶发一声,声震山野。

    这动物是大象,杨丛义已经提前告知众宣威军,让他们见到不必害怕,其实在河静城里有些人已经见过。安南军有大象作为帮手,平常难以对付,但宣威军手里有火器,这些大象便不足为惧。

    张彪示意众人继续耐心等待,他们要等杨丛义率先进攻安南军,他这里才能出击,众人看着全无精神和士气的安南军,强行按捺住杀出去捞军功的冲动。

    小半个时辰过去,只顾埋头赶路的安南军队出现在杨丛义视线里,一见安南军的模样,他便知宣威军此战必胜。

    埋伏的宣威军军卒稍微有些紧张,但一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