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2/3页)  大宋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异议,让他跟汤鷽商讨之后,自行处理。只是特意强调一次,船队年内必须出海,拖延不得。

    杨丛义听那意思,如过年内船队不能出海,他们不仅不会升官,估计还得受罚,收回授予的官位。他当即保证,一定竭尽全力督造回易船队,绝不会辜负高大人的信任。

    随后杨丛义提出要先支取十万贯银钱,继续用于督造海船,先前预定建造的六十艘船后续钱款要支付,再造新船也要一大笔钱。

    高大人不说二话,自然是同意支取。十万贯是小数目,账上还有多少钱,他很清楚。

    诸事办完,当天杨丛义离开临安。

    乘船过江后,催快马一路直往泉州。

    年初已经到泉州去过一次,再去已是轻车熟路,路上基本不耽搁,但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就不得不歇在驿站里。

    天气稍好,便日夜赶路,十天之后,终于顺利抵达泉州。

    杨丛义还不休息,迫不及待的就去看造船厂,看造船进度。

    船厂里热火朝天,各种木料堆积,有的已经处理好,有的还是原木,等待加工。造船工匠各有分工,一切都还算有序,全都在忙碌。

    当即找来一个船厂老吏,询问造船信息。

    杨丛义年初来过,找他们商讨过造船的问题,老吏在场,自然认识杨丛义。

    不等杨丛义发问,老史直接汇报道:“杨大人,我们这几个月,造船进度很顺利,已经有二十艘海船建造完成,有十艘正在上油,预计六月中旬这十艘就能建成下水,有十艘船正在建造船舱,另有十艘船已经开始铺设龙骨,预计这些船在中秋之前就能建造完成。”

    看他们建造速度如此之快,杨丛义心里自然高兴。但高兴之余,却忽然想起一事,随即问道:“建好的和在建的都是什么船,有没有战船?”

    老吏回道:“回大人,战船正在准备中,没有开始建。”

    “为什么没有?”杨丛义眉头一皱,没有战船,宣威军如何熟悉大海,练习海战,等九月十月战船造好,那留给宣威军的时间就太少。

    老吏回道:“大人息怒,战船建造需要坚固的上等木料。这种木料船厂里没有储存多少,近处也买不到,这些木料也最近才刚刚运回来不到一半,等全部运回来,也在半个月后。按我们的建造速度,三个月之内肯定能把十艘战船全部建好。”

    “那还有一艘四千料大船呢,有没有动静?”过去了五个月,只建好二十艘海船,剩余的全都没有建好,这十一艘居然还没开始动工,这让杨丛义很不满意,他现在只想让他们越早建好船越好,船造好,什么都好说,能练军,商品物资也能随时装船。

    老吏道:“大船所需的龙骨木料也是前几天才运回来,已经开始处理了,这艘大船肯定能在四个月内建好。”

    杨丛义有些头疼了,他们虽然能卡在时间点上把这些船造好,但对回易船队来说,显然进度有些慢。

    “船厂里有多少人,多招些人能加快造船进度吗?”杨丛义想起了人海战术。

    老史回道:“现在船厂里有将近八百人,勉强够用。造船很费人工,要是人多些,造船肯定快。”

    “好,那就行。”

    随后杨丛义让老吏带他去看造好的船,和在建的船。

    二十艘建好的大船已经下水,停在浅海中,用重锚固定在海岸边。在太阳照『射』下,整个船身散发出明晃晃的金黄『色』。那是刷的桐油,防水泡防虫蚀,桐油刷的次数越多,木头的颜『色』也明亮,也越结实耐用。

    杨丛义乘着小船来到一艘大船边,顺着软梯爬上甲板。三根桅杆,一主两副,全都放倒在船头,没有立起。

    老史也随后跟上,把船上的情况做了一番解释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