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2/3页)  大宋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计划好去镇江找找看的,因督造回易耽搁了下来。不想这本大名鼎鼎的科技巨着他曾翻看过,却没有认出,着实尴尬,于是赶紧转移话题。

    沈缙面有愧『色』,苦笑道:“不瞒杨兄,我家祖上正是着书之人。去年十月与杨兄辩议一场,杨兄以针盘指向、水密隔舱之法,将我辩驳的无话可说,而据杨兄所说,针盘指向之术正是出自,更让我无地自容。”

    “原来沈兄是沈公之后!失敬失敬!”杨丛义大惊,沈缙居然是沈括的后人,这可真是太巧!难怪当时辩议时他搬出沈括之后,沈缙就一语不发了。

    沈缙以手覆面连道几声“惭愧”。

    杨丛义劝慰道:“沈公所着包罗万象,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军事、法律、科学技术等,内容十分庞杂,价值极大,但由于此书与科考无关,无人问津也属正常。我也是无书可看,无聊之下偶然发现此书,在其中看到些有意思的记载,便找人仔细了解了来历,方知此书出自沈公之手。如今沈兄手不释卷,仔细研读,若能将书中记载的诸多实用技术加以推广,把此书在大宋传播开来,沈公当为后世子孙欣慰。”

    沈缙道:“杨兄说的是。自从去年跟杨兄辩议过后,我便回家找到此书,加以研读,果然在书中发现许多奇异记载,真在其中找到针盘的制作方法与用法。沈缙在此感谢杨兄,没有杨兄点醒,我便要成了不肖子孙!”说完便行一礼。

    杨丛义连忙回礼道:“沈兄有心了,乃沈兄家传,即使我不说,日后你自己也会看到。不瞒沈兄,我之前虽在别处看过此书,却因为不是自己的,没有太多时间研读,之前也曾在临安各处书店寻找,却是一册也未曾见到。不知沈兄家中可还有多的,能否转赠我一套呢?”

    沈缙道:“实在不好意思,家中也只有一套而已。不过等我回去,倒可以在老家那边的书店看看,也许能帮杨兄找到也说不定。”

    杨丛义笑道:“那就多谢沈兄了。”

    记载的科学技术非常广泛,但这些东西不为读书人所重,买的人少,书店也不会印刷太多,找不到也属正常。

    但这书在历史上的价值很高,应该要加以发扬才是。杨丛义便有意引导沈缙把此书分门别类重新整理一遍,也好方便阅读。

    三人不知不觉又聊了很久,灯油烧干又加上。

    偶然一转头,发现军卒们都已睡着,杨丛义忽然跳起。

    “杨兄,怎么了?”杨丛义的动作把沈缙和林嵩吓了一跳。

    “出来说。”杨丛义快步出舱。

    沈缙二人随后跟出去。

    杨丛义趴在船头一看,船还在走,并没停下。

    “有什么不妥吗?”沈缙十分紧张。

    杨丛义眉头紧锁:“很不妥,我们出海已经快两个时辰,还没靠岸,肯定出了问题。林兄,麻烦你去把船家找来,不要声张。”

    林嵩心里也很紧张,赶紧去找船家。

    “杨兄,会不会是船划的太慢了。”沈缙趴在船头看了看,发现行船的速度不是很快。

    杨丛义看着缓缓前行的船,望着四周黑洞洞的大海,心里也异常紧张。还是大意了,真不应该赶这半天时间晚上行船,若是出了问题,可就后悔莫急。触礁、『迷』航都是潜在的危险,船上这么多人,不管发生什么不测,都会是一场灾难。船上无水无粮,一想到最坏的结果,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迷』航不是没有可能,若是黑暗中船从东北方向绕过了昌国主岛,直出东海,随海风海浪行船一夜,短时间内哪里还能回得来,船上这么多新兵,若是害怕,闹起事来,可就回不去了。这可如何是好?

    “杨兄,船家来了。”林嵩带着船家赶来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