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2章 帮扶信任(第2/3页)  大宋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东。

    但在杨丛义听闻他来到亳州,跟他见了一面之后,告诉他没有粮草军需,任何军队都不能打胜仗,更不可能恢复中原,赶走金人,粮草军需甚至比将士还重要,将士拼完了,只要有粮草军需,很快又能拉起一支队伍,但要是没有粮草,再强大的军队也会消散无踪。

    二十岁出头的辛弃疾把杨丛义的话听了进去,因为他听说过杨丛义的事迹,早就他把当成了英雄偶像,所以英雄的话自然要听,不光要听,还要坚定的执行。

    在数十万义军中,担任掌书记的辛弃疾本就是负责军需粮草后勤的人,现在负责对接亳州驻军的军需粮草,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况且辛弃疾本身家就在北方,在金人统治区,父祖都曾在金人朝廷为官,人脉关系还比较深厚,他自己年少游历时,也多有结交文人义士,也拥有一些自己的特殊关系。

    是以,他虽然身在亳州,但仍然能从北方弄到粮草,当然这些粮草也是拿真金白银换来的。

    同样负责后勤军需,其他官吏就不可能从北方金人统治区弄到哪怕一担粮食,辛弃疾的能力可见一般,当初朝廷把他派来亳州,决对是深思熟虑后的一步好棋。

    杨丛义不知道,朝廷派遣辛弃疾

    和张孝祥来亳州、宿州是不是跟他之前在镇江向当时还是建王的新皇有关,如果这两个人的任命是皇帝亲自授意,那就说明皇帝对他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因为不管是张孝祥还是辛弃疾,都是杨丛义在镇江时亲自向当初还不是皇帝的建王举荐的北伐人才,北伐要成功就需要重用年轻人,北伐是持久战,短则五年,长则十年,甚至要几十年,仅仅依靠朝中张浚、陈康伯、杨存中等一众老臣,北伐一旦不能一举成功,后面将再无能主持北伐之人。

    皇帝能同意派遣三十余岁的张孝祥和二十余岁的辛弃疾来亳州、宿州,为宿州大军筹备后勤,稳定州府县民心,就说明他已经做了后手准备,如果张浚、陈康伯不能北伐成功,那么将来能主持北伐大局的人就在这两个年轻人中,也许他们的后半生都将在北伐和筹备北伐中度过。

    对于朝廷的这种部署,杨丛义是赞同的,任何事仅凭老臣都不可能长久,因为他们总有病死或老死的那一天,如果他们在北伐途中离世,就像在抵御金人南侵的紧要关头病重的刘錡一样,一旦没了他们,军中、朝中都很难找出一个能代替他主持大局的人,任何军事行动,都只能以失败告终。

    而锻炼年轻人,起用年轻人,就可以避免精力不济、体力不济的问题,一件事可以专心做十年、几十年,只要不出意外,就不会中断。

    杨丛义虽没有回临安,但他也知道,如今朝中能说上话的基本都是年近六十,或是已经六十以上的老人,并且全是前朝老臣,这帮老臣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旦得势就会推行自己的方略,一旦病退、逝世导致失势,正在施行的方略就会马上被推翻,如此政令就不能长久,信息不通畅,经常变更政令,最后的结果是政令只在朝廷、都城颁行,而地方则根本不会重视,也不会施行,因为他们知道,任何政令都是一阵风。

    没有青年人能说上话的朝廷是不能长久的,显然新皇赵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许在他登临皇帝位的第一天,看到眼前几乎全是花白头发和胡须的老年人,心里就已经生出了锻炼培养年轻官员的想法。

    新皇赵昚能认识的年轻官员很有限,他贵为王子、皇子,能跟他接触的、说得上话的,几乎都是朝中重臣,而朝中重臣就不可能有跟他年龄相仿的青年人,所以年龄跟他相仿,又多次接触的杨丛义,就成了能跟他说的上话的人,虽然自镇江之后,杨丛义再没见过他。

    杨丛义在镇江几次打败敌军,还有他对金人的推论和判断,几乎都准确无误,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