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3章 辗转益都(第2/3页)  大宋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香料做菜的酒馆、酒楼生意越来越好,不用香料的酒楼生意每况愈下,等想起来要用香料,却发现已经很难买到,最终他们只能亏本,或是关门。”

    “客官对南方如此了解?难道是从南方来的?”

    “不能这么说,做生意赚钱,南来北往的,今年南下,明年北上,有时候往西,有时候往东,哪里能赚钱就去哪里。在下在南方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江南之事多少了解一些。”

    “掌柜做走商生意?”

    “算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最近江南的西洋货物卖的很好,这不就托关系弄了一些来登州一带试试水。”

    “掌柜手里就有那种菜品里可用的香料?”

    “不错。掌柜要是想尝尝,不妨送给你一些试试看,若是喜欢,再谈谈买卖也不迟。”

    “那就多谢掌柜了!”

    两人细聊一番,杨丛义随后吩咐随从将一个小布袋送给酒楼掌柜,告诉他里面有很多种香料,各有用处,可以自行尝试,不妨再炒几个菜,众人一起品尝研究。

    掌柜大喜,忙将杨丛义等人请到另外一间包厢,上了好茶,而后亲自去找酒楼大厨。

    期间,掌柜多次来请教香料用法和特性,杨丛义对此了解不多,也只能说个大概,于是告诉掌柜,菜品佳肴放什么作料,其实都不太影响,因为菜品本来就没有统一的味道,同一种材料,不同的做法,做出来的味道各不相同,做的好不好,吃了才知道,大胆去尝试就对了。

    一个时辰之后,掌柜很是高兴的来见杨丛义,说大厨果然做出了几样味道极美的菜肴,找人品尝之后,反响很好,如今正在研究各种香料在多种菜肴种的不同用法。

    做出好吃的菜肴,在情理之中,有那么多香料做不出来倒奇怪了。

    随后,掌柜提出采买一些香料。

    但稍一商谈,杨丛义便觉得对方没有多少诚意,因为他采买的香料数量很少,连区区一万贯钱都不到,如果真要在酒楼菜肴中使用,怕是十天都用不到。

    显然,对方对香料还持有戒心,并没有因为做出美味的菜来,就将酒楼的未来压在香料上,他可能更相信他的酒,或是经营百年积累下来的口碑和人脉。

    杨丛义等人离开了,没有答应卖给他香料,不过给了一个承诺,三天后他们还会来,如果打算一次采购十万贯的货物,可以跟他们联系。

    之后,杨丛义等人来到蓬莱城中另外两家较小的酒楼,点过招牌菜之后,送给掌柜一小袋香料,告诉他们用法,告诉他们来历,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使用这些香料对生意发展上的巨大好处。

    然而,面对高昂的售价,两家掌柜都望而却步,不约而同的捂紧了口袋,直言东西是好,但他们受用不起。

    面对这种情况,杨丛义也颇为无奈。

    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去更为繁华的益都府看看,那里的有钱人应该更多,香料这种东西应该有人舍得花钱购买。

    在离开蓬莱之前,他在城里选中一家位置不错而生意不怎么样的小饭馆,把一批价值几千贯钱的香料免费送给对方,并将使用方法细细告诉对方,同时告诉,只要使用这些作料,他的生意马上就会好起来。

    对方的疑问,他没有解释。

    来开蓬莱后,一路西行。

    数天后,杨丛义一行人来到山东东路的路治所在地,益都府。

    此地虽不比江南繁华,但比登州却是强上不少。

    他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之后,经过两天打探,选定了一家生意不温不火的酒楼,而后杨丛义带着香料登门,直接向管事说明来意,直言可以送他们一批能扭转酒楼生意的奇特作料,无偿使用,不要求任何回报,只有一个条件,三天内酒楼把加了作料的三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