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6章 文武全才(第2/3页)  大宋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已经结束,那就抓紧组建新军吧,临安事务繁忙,我马上就得赶回去。”

    “好。杨副使,你尽快将选将之事了解,整顿选将营,一天之内组建新军。”

    赵瑗作为主帅,当面向杨丛义下达命令。

    “是。末将遵命!”

    杨丛义将文书奉上,还给郡王,马上离开议事厅。

    “这个杨丛义是杨国公力主推荐暂领新军的人选,据我观察,当是可造之才,大宋就缺这样文武兼备的人才。只要不是过于张扬,日后必成大器。”

    在杨丛义离开之后,章复对郡王如是道。

    “章大人何意?如何说杨副使是文武兼备之才?”

    赵瑗微微一惊,杨丛义与他年纪不相上下,相处也有些时日了,为何就没看出来他是文武兼备之才。

    章复笑道:“宣威军护卫远洋船队几番征战,打通从南洋去西洋的海路,护卫船队带着巨额财富安全回到大宋,后又在广南几乎以一军之力击退李越数十万大军,凉山城一战,击杀李越敌军主帅于城下,重伤李越副帅,迫使他们不得不匆匆撤军,功勋卓著。而宣威军在广南的实际统军之人便是当时任职监军的杨丛义,宣威军在广南大小十几丈,几乎都是他亲自指挥,如今在选将营也是治军有道。他当称得上是有武备之才吧?”

    赵瑗点头道:“原来如此,小王倒没听他细说过广南之事。如此说来,确有武功。”

    章复道:“若仅仅只是有这些武功,也不足称道,如今大宋哪个将帅在他这个年纪不都已经身经百战,统兵数万。”

    “哦,他还有其他特别事迹不成?”

    赵瑗一想也是,杨丛义此时尚未真正独立统兵,自然跟一众将帅年轻时的成就不能相比。

    “不知郡王是否听说过最近临安流传甚广的一篇辩议文章?”

    “小王时常在府内读书,研习经典,并未听说此事。究竟是何文章?”

    “《远洋回易富国论》!”

    赵瑗一惊,眼睛不由得的一亮,不久前杨丛义正是与他谈论过远洋回易之事,难道他在选将营里还有时间写文章?他一个武学出身的武将还能写文章?

    “远洋回易?与杨副使有关?”

    章复点头道:“正是。这篇《远洋回易富国论》不是这两年的出现的,早些年就已经现世,只是不久前忽然在临安士子和商贾之间流传开来。朝中有好事之人细究之下才发现这篇议论文章出自太学辩议,还是在五年之前,而辩议当事人之一去年刚刚考中进士,另外一人经几番搜索,竟然发现他身在殿前司,正是兵案秘书c选将司副使杨丛义。”

    “太学辩议,小王略有耳闻,每科开考前一年太学学子便在太学进行露天辩议,辩议天下大事,治国安邦之策,一个议题,两人对辩,甚至是三人c四人对辩议,直至对方认输或时限截至。杨副使能与今科进士辩议,先不说才学,至少勇气可嘉。不知这场辩议结果如何?”

    赵瑗有明知故问之嫌,但没看过这篇辩议,不好妄下结论。

    章复笑道:“这是一场关于如何丰盈府库的辩议,一方要清丈天下田亩,增加府库收入,达到丰盈府库的目的。一方质疑清丈天下田亩是否能够施行,同时提出丰盈府库的新路,那便是朝廷组织远洋回易,通过与南洋c西洋诸国进行物产交换,互通有无,而赚取差价,达到丰盈府库的目的。双方四人激辩半个时辰,最终远洋回易论胜出。杨丛义与另一个同是武学学子的汤姓学子胜过太学学子秦淼和沈缙,而今秦淼已经中了进士,另一个学子沈缙就在选将营中。”

    “原来如此,杨副使与沈参军早在太学辩议之时便已经相识。章大人看过那篇辩议吗,大人以为如何?”

    赵瑗感慨一声,而后追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