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4章 怨(第2/3页)  大宋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好,也都只是为了好好的活着,对他们自己来说,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一旦失去某些支撑他们好好活下去的东西,便生不如死。

    失去了名节的李清莲,在她自己看来,便不能好好的活着了,所以她只好去死。

    死,容易。活着,很难。

    杨丛义就活的很难。

    这已是他醉卧湖边的第十天,失去了方向的人,最害怕的便是清醒,尚有意识,可以思考。他不想清醒,也不想思考,只想就这么醉下去。

    李狗蛋来找过他,郭青也来找过他,但他抱着酒坛,醉的什么都听不进去,两人都不想他就此消沉,面对此情此景,却也是毫无办法。

    如果这世上,还有第三个人关心他,那便是陈如是。

    陈如是作为太湖知县,自然不会像李狗蛋c郭青一样跑到湖边,这样的事他做不出来。他不来,但却依然可以见到杨丛义,因为他派人来了。

    一众衙役把不省人事的杨丛义抬到县衙,陈知县一声令下,几瓢凉水便泼了过去。

    凉水淋头,杨丛义顿时清醒几分,直觉头疼欲裂,喉间一阵泛酸,赶紧跑去墙角,扶墙作呕,直到把胃里的苦水吐完,再无半点东西可呕,才算作罢。

    众人静悄悄地站着,不发一言。知县老爷不发话,谁也不敢乱开口。

    吐完,腹中饥饿难耐,杨丛义摇摇晃晃回到院中,舀起一瓢凉水咕咚咕咚灌下肚里。扔了瓢,这才抬起醉眼看向陈知县。

    “大人拉我到这儿来,可是有事交代?”杨丛义有些站立不稳。

    陈知县道:“你还是没清醒。”

    知县老爷一个眼神,衙役意会到了,不等杨丛义有所反应,一瓢凉水泼向他面门。

    突如其来的一瓢水,使原本就不清醒,站立不稳的杨丛义险些摔倒。不过这一瓢水却起了效果,杨丛义瞬间便又清醒许多。他随即稳住身形,恭敬的叫了一声“大人”。

    “堂堂男子汉,整日醉酒,成何体统!等你清醒了再来见我。”陈知县说完便转身离开。

    在陈知县面前,杨丛义不敢无礼,毕竟是一县之主,况且还是他与清莲的主婚人,无论如何也不得借着酒劲放肆。

    喝了十多天的酒,一时半会儿怎会清醒?

    杨丛义提起水桶当头淋下,等凉劲过去,头却疼的更厉害,并不能再清醒半分,索性就到了墙边卧下,慢慢清醒。

    几个时辰之后,终于清醒了许多,头也不是那么疼了,他这才拍拍身上的尘土,整理好衣衫进去见陈知县。

    陈知县见杨丛义进来,便将书案上几页供状拿起来,“拿去看看。”

    杨丛义虽不知是什么意思,却也快步上前接过,仔细看起来。

    “经问案得知,那盗贼只是入室行盗,并无其他行为。你夫人为流言蜚语所累,投湖自尽,实为不智,却也不失为贞节烈女。但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是节哀顺变。”陈知县好言相劝。

    杨丛义看完供状,竟无话可说。

    盗贼无罪,可清莲,怎一个冤字了得?

    杨丛义握紧了拳头,那些胡说八道,无中生有的人都该死。

    陈知县将杨丛义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怎么,还想杀人?你私自进入牢房,杀死囚犯,还没治你的罪,你不想要脑袋了吗?”

    杨丛义一言不发,将供状放回书案上。

    “若说一句话便是有罪,这天下可还有无罪之人?你也曾读圣贤书,连这点道理都想不通吗?”

    “大人教训的是,我记下了。”杨丛义低头认错。

    清莲投湖,确实怪不得他人,也怪不得清莲,思来想去,也只能是怪自己回来的太晚,若是早些回来,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想到此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