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书生到此(第2/12页)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必要。”
    姜尚真先前在御书房看门无聊至极就研究屋内一众山水神灵的穿戴细节两位尚书都穿着朝服差异不多比如脚上的靴子就不同沈沉的朝靴崭新却沾着泥土赵端瑾的朝靴老旧却清洁姜尚真当时就很好奇沈沉的靴子怎么会有泥土。大骊京城有专门售卖朝靴的老字号店铺有本《履中备载》广为流传。京城这边的老百姓尤其是祖祖辈辈住在意迟巷和篪儿街附近的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这就叫爷不爷先看鞋。
    小陌正襟危坐。
    谢狗慵懒靠着椅子把貂帽往下一拉遮住脸庞也不知道是睡觉还是养神。
    沈沉问道:“陈国师跟北俱芦洲三郎庙熟不熟?”
    陈平安停顿片刻想了想摇头道:“我确实去过几次北俱芦洲但是济渎以北几乎就没有怎么涉足跟三郎庙自然不熟。”
    姜尚真看了眼山主。
    陈平安笑道:“不过我有个剑仙朋友他跟三郎庙关系还不错。”
    老人点头说道:“刑部那边打算为大骊各级供奉都弄点实惠好处当然不是什么贿赂了户部那边都已批准了但是驳回了刑部的几种提案嫌他们刑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乱花钱最后弄了个折中的法子按照户部的意思一种是长春宫的仙酿反正不用户部花钱这种酒水如今在宝瓶洲山上可是比神仙钱还硬气再准备购入一批价廉物美的三郎庙蒲团。结果兵部那边也听说此事就有了想法反正都是花钱买买多了说不定还有折扣就想着为大骊所有随军修士都置办一张蒲团只是如此一来户部开销就大了沐言只差没有搬条凳子去刑部门口坐着骂街了。”
    陈平安点点头“三郎庙的蒲团确实是好东西都说一颗小暑钱能当两颗用。”
    当年第一次游历北俱芦洲陈平安就对这种山上蒲团印象深刻在骸骨滩那边因为一座鬼蜮谷阴气外泻的缘故在那当地俗称奈何关的小集市即便是大日高照的正午时分依旧凉意遍体。大小两座天地接壤的边境线上披麻宗在那些阴气浓郁且精粹的泉眼之上建造了一长串的茅屋道场每座茅屋之内都会摆放三郎庙炼制的蒲团帮助练气士呼吸吐纳更快汲取天地灵气。
    三郎庙是北俱芦洲那边最大的兵器铺子而且三郎庙的谱牒修士与精通铸造兵器一般著名的就是他们不喜欢打架的同时很能打三郎庙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口头禅“别欺负老实人。”
    三郎庙铸造的护身灵宝甲与恨剑山仿造的剑仙本命飞剑还有佛光寺的三色袈裟大源王朝崇玄署云霄宫的鹤氅羽衣都可算名动天下。
    浩然九洲在炼物和兵器锻造一道除了中土神洲就只有物产丰饶的流霞洲能够跟北俱芦洲媲美。就像太徽剑宗的老宗主韩槐子其中有一门成名剑术就叫“大工斩玉”这跟韩老宗主精通法阵、符箓、炼器等“雕琢”之术有关。
    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本洲剑修多一般的练气士出门不得多穿几件法袍、宝甲?能够多扛几剑就是多条命。
    与此同时纯粹武夫也想要有几件趁手兵器方便跟练气士练练手习武练拳的怎就不能跟上山修仙的过过招?
    你买了法袍、宝甲我就挑几件攻伐法宝你买了攻伐法宝我就入手更多的防御宝物和各种护身符同时也偷偷搞点杀力不低的……
    最终就导致北俱芦洲的山上山下风气特别淳朴性格尤其直爽没点“待客之道”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陈平安曾经交给刘景龙一百颗谷雨钱帮忙购买尽可能多的恨剑山仿剑和三郎庙宝甲若有盈余再帮忙掌掌眼买些闲散宝物总之就是别替我省钱!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陈山主既要质量也要数量。
    毕竟刘剑仙的面子很值钱。
    最终刘景龙果然亲自走了一趟三郎庙帮着买下了一把恨剑山仿剑和两副宝甲。
    有两位著名炼师的落款。一般来说灵宝甲上边带名字的都是三郎庙祖师堂供奉的手笔有价无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