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六十五章 猜先(第2/13页)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张风海也由衷感激余斗的没有如此不会如此。
    张风海举目眺望扯了扯嘴角也好戒酒了。看来想要戒酒也简单没酒喝就行。
    除了他这位曾经被誉为“白玉京小掌教”的玉枢城道官在这里悄然而死的还有昔年白玉京十二楼中的两位副楼主他们曾经是一双道侣。同样是因为违反了白玉京的金科玉律被黄界首亲自领进此地闭门思过。听说在那赶赴五彩天下的三千道人当中有个出身符箓派祖庭之一的青词宫领衔修士元婴境名叫南山。与那采收山两座顶尖宗门的关系就像早年的两京山和大潮宗名为悠然的女修与那南山这对年轻地仙同年同月生就连时辰都一模一样毫厘不差。冥冥之中简直就是一种天公作美的天作之合。也对殷州那边朝歌都能与徐隽结为道侣他们在这一世怎么就不行了?
    在这烟霞洞内人人都被大道压制流徙囚禁在此的修士不管在外边是什么修为境界如何高全部沦为字面意思上的无境之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天地灵气自然就无法炼气修行了而且所有修士都被打回原形曾经在修行路上被天地灵气淬炼过的坚韧身躯、魂魄在这里都重新变得与凡夫俗子无异孱弱不堪但是唯一的例外就是偏偏不伤原本“命中既定”的阳寿简而言之就是光阴长河的流逝速度与外界天地截然不同人之身躯依旧会慢慢腐朽只是速度放慢了。
    肯定是道祖的手笔。
    张风海站起身在这里待了将近八百年张风海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如从山顶这边放眼望去荠麦青青一望无垠。
    有个老翁这些年一直帮忙照看河边的那架水车说是帮忙其实就是依附张风海有个靠山再不至于每天被人找乐子比如踹翻在地撒尿在头上。
    那个早已忘记在这里待了多少年的老人每到冬天就会满手冻疮鲜血直流苦不堪言。
    前不久翻耕农田被他刨出了一截断折的剑尖就主动送给了张风海有点佃租的意思。
    可惜张风海去搜寻始终未能找到那把断折长剑的其余部分。这种事得看缘分。
    张风海事后听人说老头当时找到那截剑尖后指甲盖里满是泥土的干枯双手使劲攥住这件不知属于谁遗物的老旧之物最后 就坐在田垄上先是怔怔出神低声呜咽反复吟诵了一篇五言古诗之所以反复是经常念到一半就忘记了下文老人就会腾出一只手使劲捶打脑袋等到记起一句再重新来过可能是最终也没能记起诗文的全篇又或者正因为记起了整首诗篇沉默许久的老人突然就扯开沙哑嗓子使劲干嚎起来好像比被人拿绳子拴在脖子上边当狗遛更让老人伤心。
    大概因为老人曾是剑修的缘故吧。
    至于那篇五言古诗张风海没有跟那个转述者过问名称。
    没必要看书极其驳杂的张风海猜都猜得出来。
    一位脸色黝黑身材苗条的女子走到山顶这边她便是那个陪着老人登山来找张风海的人她伸手绕过头顶驱逐几只惹人烦的蝴蝶她沉默许久终于开口问道:“想什么呢?”
    虽然她是头别木钗麻衣草鞋寒酸至极但是彩蝶翩翩绕木钗。
    如果不是常年劳作被日头曝晒得肌肤粗糙想来也是一位大美人。
    是一个主动要求进入镇岳宫烟霞洞的女子一开始白玉京那边根本没理睬后来她便做了一桩犯禁之举才被丢入此地。
    这位女冠名为师行辕道号摄云。
    她曾是一位仙杖派的祖师好像是要来这边找人她既算遂愿了也不算如愿。因为她要找之人已经是一具枯骨。
    她在亲手将那尸骸埋葬过后反正也没有什么后悔药可吃就当是既来之则安之了反正来此地不容易走出去更别想。
    她完全没有要活着离开的念头就在这边落脚不过为了自保不受侮辱她就找到了张风海这些年的身份类似侍女。
    在这个地方老人女子准确说来是弱者下场都会很可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