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三十九章 桃叶见到桃花(第2/11页)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鸳鸯渚那边从南光照到仙人云杪再到那些遥遥观战的芹藻、严格和天倪之流谁敢将这位嫩道人当做一个缺心眼的“老不死”?至于嫩道人在沦为十万大山的看门狗之前在那蛮荒天下既然都能跟旧王座袁首结结实实打上几架岂是个好惹的?蛮荒历史上曾经有个名声鹊起的“年轻”飞升境号称“小袁首”搬山一道炉火纯青在短短一千年之内不知吃掉了几百座山头和那祖师堂以至于外界都在猜测他与桃亭对上到底有几成胜算有猜测至少是五成。
    结果就是这位风头一时无两的大修士在一次外出游历途中真被桃亭堵住去路了双方缠斗转战百万里之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过后只剩下桃亭一个悬空而停拍了拍肚子打了个饱嗝只撂下一句话“五成饱。”
    李槐好奇问道:“为何黄粱派历史上有过那么多的金丹修士偏偏一位元婴都没有风水是不是太古怪了点?”
    嫩道人笑道:“可能是有借有还吧。”
    之前在那渡船上作为天下撵山一脉当之无愧的“祖师爷”嫩道人找就瞧出了娄山的来龙去脉是块不同寻常的风水宝地以至于嫩道人都需要掐指算一算才发现娄山地界的一条不起眼“去脉”崖壁间藏着一处石窟道场刚好属于斗柄璇玑所映照之地曾有一位高人在此“得道”道气余韵经久不散并不扎眼却极为凝练内敛故而极难寻觅若说娄山之山势是那如人著绯衣的一种显著“官相”但凡会一点望气术的都看得出深浅那么此地就属于宝葫芦择地深栽孕育着一件长生宝而那地脉就是一件宛如天然障眼法的“官员金鱼袋”。
    嫩道人见自家公子听得迷糊便耐心解释道:“这个黄粱派早年气运最旺之时据说加上几位供奉和客卿一座祖师堂内拥有十二位金丹在那会儿的宝瓶洲可不就是当之无愧的一流仙府了。但是有一位得道之士精通万物万事盛衰之理便为娄山年复一年积攒了些家底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座宝库只是黄粱派的修士始终未能出现一个真正的修道胚子故而不得其门而入因为这座宝库需要一把钥匙需要有人打开门。”
    李槐啧啧称奇“祖师堂议事同时坐着十二位金丹地仙啊壮观壮观。”
    所以那会儿的黄粱派看待即便拥有元婴坐镇山头的云霞山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视线。
    而且黄粱派与梦粱国的关系只看门派名字与国名就很明白了。
    相比云霞山想必历代君主的内心深处都要更加天然亲近娄山了当然愿意不遗余力扶植黄粱派。
    嫩道人呵呵一笑。
    要是在那修行只求一人吃饱的蛮荒天下十二位地仙?管你是金丹还是元婴都不够自己一口吃的。
    李槐好奇道:“高掌门都算是一位剑仙了还当不成那个有钥匙的开门人吗?”
    嫩道人一时语噎。
    本想说那个黄粱派掌门人就只是一个资质稀烂的金丹剑修算个什么东西。
    只是与李槐朝夕相处晓得自家公子不喜欢这类说辞嫩道人便换了一个说法“高枕距离我先前所谓的修道胚子一说还有点远。”
    掌门山主高枕是个年纪很大的“年轻”金丹只因为勤勉修道三百载也曾是一位被寄予厚望的修道天才跻身中五境一路顺畅之后陆续打破洞府、观海两瓶颈也没用太多年却在龙门境停滞了将近两百年之久按照山上的计数方式成为金丹客的“道龄”其实不过短短四十来年。
    早年能够以龙门境担任黄粱派山主唯一的原因便是高枕的剑修身份黄粱派上上下下数百年来就只有两位剑修而且年纪轻的那个如今才是个上山没几年的孩子虽然是黄粱派别脉修士在山下找到的再亲自领上山最终结果却毫不意外成为了掌门高枕的入室弟子亲自传授剑术。
    这是浩然天下的山上常例比如之前正阳山那边的茱萸峰田婉先后找到了苏稼和吴提京这两位剑仙胚子一样会在山上改换门庭离开茱萸峰转投别脉山峰。所以就算是那位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