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7章:授命(第1/2页)  重启黄金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前李宪在获得了省创业先锋的时候是加入了企业家协会和工商联的,不过这两个组织的大部分的事物,他都交给了薛灵处理。

    倒不是他架子大,而是觉得这些组织太麻烦。而且正如来云浩所说的,现下企业家协会里面大多是以国营企业家为主,民营企业龙江省本就不多,做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李宪每每出席协会活动都觉得自己像是个保护动物一样遭到别人的瞻仰,这让他很不习惯。

    这一次牟其中莅临冰城,来云浩亲自打了电话过来邀请他出席陪同,倒是躲不过去了。

    新北集团目前虽然在龙江省算不上,牟大佬的很多商业计划虽然在这个年代看起来玄玄乎乎,太过宏伟难以企及,可是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南德后来的失败,不是败在这些商业构想上面。

    别的不说,就说去年7月份,南德和重庆大学联手,创立了一个火锅系统工程研究所。对外号称投资十个亿,将火锅这个东西推广到全世界。

    在93年,火锅这个东西还是个小众的东西,在餐饮里边甚至都排不上号。基本上除了京城等个别的北方地区和四川地区,都看不到火锅店。就算是有,也是那种卫生和口味严重凑合的小店。

    在这样老百姓下馆子还是一个奢侈行为的大环境下,想要将火锅推广到全国全世界,在正常人看来简直是无稽之谈。

    但是牟大佬却率先提出了底料工厂化,门店连锁化,运作资本化和经营全球化,在那个研究所里边儿集结了食品机械,生物工程,营养科学和商业运营领域的精英。提出了“让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火锅吃,要在五年内将火锅产业做到100亿人民币”的宏伟目标。

    但是仅仅6个月,这个火锅项目就熄了火。

    为啥呢?

    因为牟大佬觉得这个项目没有引起它本应该有的社会关注——没意思,不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南德负责具体执行这个项目的公司名称叫做“南德麻辣烫火锅快餐公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五年后,中华的火锅产业做到了一万亿的产值。而基本上在这个产业里,所有做得好的企业,执行的都是当初南德提出来的理念。

    另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牟大佬提出这些构想的时候,后来叱咤火锅界风云的海底捞掌门人张勇,还在四川拖拉机厂里边儿当电焊工。

    火锅这个事儿,仅仅是南德的一个侧面。其实包括后来南德买俄罗斯卫星啥的,其实以后来的目光来看,都是绝好的商业创想,并且拥有非常大的可操作余地。

    那为啥南德最后还是败了呢?

    在李宪看来,就是因为牟大佬自身的理念。

    这个人,从始至终所作所为,还都是倒爷的那一套。倒飞机一笔生意做得太成功,自负到把所有人都当成可利用条件,只想着调动各个方面为自己的计划成功作为条件。

    所以南德的失败,败在了它没给合作伙伴和参与方带去实际利益。

    用一句或许过激点儿的话总结就是;牟大佬当自己是神,把别人,都当成了二逼。

    ……

    三月十日。

    牟大佬在在南德集团十几个随员的陪同下到达冰城,缓缓走下飞机,和一干领导合影留念并接受了电视台采访。

    接待活动在数九寒天之中进行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李宪才站在工商联接待代表的队伍里和大佬见了面。

    李宪对于这位大佬的了解,其实都是从后来的资料和书籍之中得来。原本想着,目前已然成了神的大佬肯定是狂的没边儿,但是实际见到,却发现并不是这样。

    在明年,这位大佬就会登上福布斯中华富豪榜,不过在面见众人的时候,只穿了一件儿厚厚的黑色棉服,里边儿穿了件土掉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