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1章 柳暗花明(第1/2页)  保卫国师大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保卫国师大人最新章节!

    冯妙君也下了命令,要重点关注这三个人。

    陈大昌还带来一封密报。

    既是密报,他就没有权力拆开,只能迳直送到她手中。

    这是一打厚厚的信纸,比起冯妙君拿到的前线战报要更详尽,因为它来自燕国内部。

    它由徐陵海秘密送出。

    新夏内乱结束时,她曾派徐陵海打入燕国内部,去做她的耳目。

    这厮冒充左丘渊和各种名人吃香喝辣许多年,离开新夏之后终于又能发挥所长。

    术业有专攻,这人也真是谍报人才,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只花了短短数月就混入燕王廷,做了敕副侍。

    这职位不高,也没有实权,毕竟徐陵海过去的时间太短。但它偏偏就是冯妙君最需要的消息来源:敕侍郎就是专门给王廷草拟敕令的,副侍则要抄写各种机要情报。

    自然这些岗位上的人必须忠诚可靠,冯妙君本以为徐陵海是借用哪个当廷权贵子弟的身份,哪知这人竟然是凭本事考进去的!

    他挪用的身份,也不过是个来自小城的生,身家清白、背井离乡,所以官员想核实他的身份就只能发文去他的故乡,得个肯定的回执也就过关了。

    最重要的是,这家伙故伎重施,根本没用上易形蛊!

    此物用起来虽然方便,弊端同样明显,想在燕王廷办事,易形蛊是靠不住的。妙的是他找来假冒的生倒真与他有几分相似,徐陵海的表现又很优异,不仅业务强,而且人还精明机灵会来事儿。

    这样的人才,往上爬升本来就很快,何况徐陵海还遇上了好时机。

    一字不漏地看完所有情报,冯妙君才拣起酒杯喝了一口。

    酒水已经凉了,她毫不在乎,只笑道:“拣着徐陵海这人,真是太划算了!”

    别人就算好不容易打入燕国内部,充其量也只能刺探些情报;徐陵海却不同,除了具体的情报之外,他还对所见所闻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直接替冯妙君省去了大量分析功夫。

    这本来就是他的本事,若没有这样特长,他怎能冒充名人混迹各国还如鱼得水?

    徐陵海送来的密报里,就格外详尽地分析了燕国现在的情况,从王廷权力布局、军队制度、王令特点和国计民生多个角度细剖燕国。

    这个当世第一强国身上的光环太耀眼,连魏国都自愧不如,冯妙君想到今后极可能要直面它的威胁,心头难免沉重。从徐陵海给出的描述来看,燕国盛名非虚,国库一年收入能抵上新夏二十年营收所得,当然这是以现阶段两国的情况做对比,其他军队战力、运输能力、修行者数量就更不必说了。

    在没有黄金城这种逆天bug神器的时代,很大程度上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运输的能力。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燕军能一路从东打到西,足以证明其运输和调度能力优秀。深入敌军领地作战数月之久,这续航能力也是杠杠的。

    但是徐陵海也指出,燕国内部存在许多问题。举个例子,能供前线将士用十日的军粮,从粮仓里调运出来时可有八倍之多!当然战线拖得太长,运粮部队路途上有大量自耗,运到地头上有一多半粮食都被自己吃掉了,若再算上沿途被拦截的概率……可即便如此,这个损耗率也太高了,送到前线大概就只能支持个七、八日左右。

    新夏自然还打不起这种长途战争,但从她获取到的情报估算,魏国的长距离运输消耗,这个数值只有五倍。

    如果两大强国势均力敌,那么战争进行到最后比拼的或许就是消耗了。

    自然徐陵海的剖析还有诸多方面,冯妙君看完也觉获益良多,对南陆上的局势了解加深。

    他还提到了燕国十九王子归国下葬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